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发生原因?

生理性黄疸发生原因?

发病时间:不清楚

生理性黄疸发生原因?

补充说明:生理性黄疸发生原因?

2021-04-25 20:23

生理性黄疸 胆红素 肝脏 皮肤 黄疸 脑脊液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王晶 主治医师 武汉市普爱医院 三甲

擅长:消化道溃疡,胃炎,食管炎,乙肝,肝硬化,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慢性便秘等

提问

所谓生理性黄疸,多数是由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引起的皮肤黏膜黄染,大部分出生不久的新生儿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有关,一般随着时间的延长,会慢慢自行改善,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重者先头后足可遍布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一周以上。

2022-09-21 09: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