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神经外科> 鞍结节脑膜瘤> 什么是鞍结节脑膜瘤?

精选回答(1)

幸兵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颅脑肿瘤的诊治,尤其对各种类型的垂体腺瘤和其他垂体疑难疾病的综合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

提问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那么鞍结节脑膜瘤起源于鞍结节,前床突,鞍膈以及蝶骨平台的脑膜瘤,在临床上习惯统称为鞍结节脑膜瘤。女性发病较多,男女之比为1∶2.06,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40岁中年人较多见。发病年龄从21-68岁,平均年龄49.8岁。视力、视野障碍为鞍结节脑膜瘤最常见症状。约半数以上病人有头痛病史;肿瘤晚期,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盘水肿等。少数病人以癫痫为主。1、视力、视野障碍为鞍结节脑膜瘤最常见症状。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视力、视野的改变,80%以上的病人为首发症状。视力障碍多为缓慢、进行性减退,可持续数月或数年。早期一侧视力减退伴颞侧视野缺损,单侧视力障碍占55%,随后对侧视神经和视交叉受压表现为双眼视力下降或双侧视野缺损,双侧视力障碍者占45%,最后可导致失明。但双侧视力或视野的改变往往不对称,不规则,甚至极少数病人一侧已经失明而另一侧尚属正常。这部分病人常首诊于眼科。此外,由于视神经、视交叉受压,眼底常出现视盘原发性萎缩,可高达80%。晚期由于颅内压增高,也可同时发生继发性眼底水肿。
2、头痛为早期常见症状。约半数以上病人有头痛病史。多以额部、颞部、眼眶等间歇性疼痛为主,不剧烈。颅内压增高时,头痛加剧,伴有呕吐,常在晚间和清晨发作。
3、垂体和丘脑下部功能障碍垂体内分泌功能障碍和下丘脑损害症状较少见,但肿瘤长大后压迫垂体时,也可发生垂体功能减低的症状,如性欲下降、阳萎或闭经;丘脑下部受累时,也可出现多饮、多尿、肥胖及嗜睡等表现。
4、邻近结构受累症状影响嗅束时有一侧或两侧嗅觉减退或消失。累及额叶时可产生嗜睡、记忆力减退、焦虑等精神症状。压迫海绵窦时可引起动眼神经麻痹及眼球突出等。
5、颅内压增高症状肿瘤晚期,由于肿瘤增大或由于肿瘤突入第三脑室内阻塞室间孔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发生脑积水所致。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盘水肿等。
6、其他少数病人以癫痫为主诉就诊,有的病人可出现锥体束征。

2019-02-14 20: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鞍结节脑膜瘤 (鞍上脑膜瘤)

鞍结节脑膜瘤于1899年由Stewart首次介绍,Cushing等于1929年将其称之为“鞍上脑膜瘤”。包括起源于鞍结节、前床突、鞍隔和蝶骨平台的脑膜瘤。因上述解剖结构范围不超过3cm,临床对上述区域脑膜瘤习惯统冠以鞍结节脑膜瘤称之。而起自筛板、蝶骨嵴、斜坡等部位累及鞍上的脑膜瘤,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手术方法有别,不属此范畴。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