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肝病毒> 肝病毒怎么治疗?

精选回答(1)

李明远 副主任医师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类肝病和发热感染性疾病,以及结核,艾滋病,手足口等等传染病。

提问

肝病毒一般指乙型肝炎病毒,该疾病通常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通常可通过血液、性接触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在感染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身体乏力以及食欲下降等症状。如果患者症状比较轻微,建议在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喝酒,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同时,患者也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病情。

2、药物治疗

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在疾病早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现肝功能受损的情况,可以遵医嘱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

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肝衰竭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肝移植术进行治疗,通常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

除此之外,该疾病还可通过接种疫苗等方式进行预防。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随时关注身体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2022-09-15 04: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

胡东红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京坛肝病医院

袁成民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中医肝病医院

闫玉萍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中医肝病医院

王兆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中医肝病医院

陈士俊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中医肝病医院

洪臣 医师

提问

济南中医肝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