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蛛网膜囊肿怎么治疗
补充说明:蛛网膜囊肿怎么治疗
c***g 2009-01-05 21:0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颅内蛛网膜囊肿(IAC)是由蛛网膜所形成的囊腔,内含脑脊液,属良性病变。可分为真性蛛网膜囊肿及继发性蛛网膜囊肿。前者多为先天性,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囊壁为薄层蛛网膜构成,与蛛网膜下腔不相通;后者可由外伤、手术或炎症粘连造成,可有小的通道与蛛网膜下腔相通,故又称为蛛网膜下囊肿。蛛网膜囊肿好发于外侧裂、鞍区、枕大池、脑表面等处。
IAC手术适应证为 (1)有明显的颅内压增高;(2)合并颅内出血者;(3)有局灶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者;(4)有癫痫频繁发作、药物不能控制者。
传统手术方法为常规开颅切除部分囊壁,放出囊液,使囊腔与脑池或蛛网膜下腔相通;或囊腔脑室、囊腔腹腔分流术。前者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难以避免开颅手术的各种并发症,有时难以使囊肿与脑池或蛛网膜下腔真正沟通;而分流手术并发症较多,如分流管堵塞、感染等导致手术失败,常需行二次甚至多次手术,尤其是婴幼儿,随年龄增长需经常调整分流管。近年来神经内镜技术在国内逐渐普及,其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很多传统开颅手术逐渐被微创的内镜手术所取代。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可直视、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颅内囊性病变手术。内镜治疗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方式包括经锁孔内镜下囊肿造瘘、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内镜控制显微神经外科及内镜引导下放置分流管等。我们认为对于较大的蛛网膜囊肿应采用内镜控制显微神经外科(ECM)手术,先尽量切除囊肿外壁,再行囊肿 脑池/脑室造瘘较好。
内镜手术处理蛛网膜囊肿术中需注意几个问题 (1)病灶定位:大多数蛛网膜囊肿可由CT/MRI准确定位,少数定位困难时可结合神经影像导航、立体定向或多普勒定位。(2)术中出血的处理:由于内镜下止血较为困难,我们体会重视出血的预防非常关键,如始终保持视野清晰,视野模糊时禁止移动内镜以免误伤;造瘘应选择无血管区,同时应避免瘘口下方组织损伤,认为以扩张球囊导管来扩大瘘口较其他方法安全;术中以37℃平衡液持续冲洗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保持术野的清晰,而且对于小的渗血有较好止血效果。(3)瘘口通畅是避免囊肿复发的关键。瘘口应尽量扩大,尽量多造几个瘘口可保通畅。
2009-01-05 23:5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正常人颅内有一定压力,称为颅内压(简称颅压),通常是指在水平卧位、身体松弛的状态下,经腰椎穿刺接上一定内径的管子所测得压力,因而又确切地称之为脑脊液压力。侧卧位测量成年人平均脑脊液压力超过1.96kPa(相当200mm水柱)时,称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组症候群。
症状起因:凡能引起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的病变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常见的病因有: 1、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血肿脓肿囊肿、肉芽肿等,既可占据颅腔内一定的容积,又可阻塞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影响其循环及吸收。此外,上述病变均可造成继发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 2、颅内感染性疾病:各种脑膜炎脑炎、脑寄生虫病,既可以刺激脉络丛分泌过多的脑脊液,又可以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梗阻性及交通性脑积水)及吸收不良;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的毒素可以损伤脑细胞及脑血管,造成细胞毒性及血管源性脑水肿;炎症、寄生虫性肉芽肿还可起到占位作用,占据颅腔内的一定空间。 3、颅脑损伤:可造成颅内血肿及水肿。 4、脑缺氧: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缺氧如窒息、麻醉意外、CO中毒,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肺性脑病、癫痫持续状态重度贫血等,均可造成脑缺氧,进一步引起血管源性及细胞毒性脑水肿。 5、中毒:铅、锡、砷等中毒。某些药物中毒,如四环素、维生素A过量等。自身中毒如尿毒症、肝性脑病等,均可引起脑水肿,促进脉络丛分泌脑脊液,并可损伤脑血管的自动调节作用,而形成高颅压。 6、内分泌功能紊乱:年轻女性、肥胖者,尤其是月经紊乱及妊娠时,易于发生良性颅内压增高可能与雌激素过多、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少而产生的脑水肿有关。肥胖者可能与部分类固醇溶于脂肪组织中不能发挥作用而造成相对性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少有关。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脑外科
尼莫地平片
适用于各种原因的蛛网膜下隙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和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血液循环改善。
盐酸替扎尼定片
盐酸替扎尼定片为中枢性骨骼肌松弛药,用于降低因脑和脊髓外伤、脑出血、脑炎以及多发性硬化病等所致的骨骼肌张力增高、肌痉挛和肌强直。
丙戊酸钠缓释片
用于治疗全身性及部分发作性癫痫,以及特殊类型的综合症。1.全身性癫痫适用于: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混合型发作。2.部分性癫痫适用于: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3.特殊类型综合症:West,Lennox-Gastaut综合症。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