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糖尿病足>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足

精选回答(2)

任培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疾病、冠脉疾病、高血压病、呼吸系统肿瘤、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原发性高血压、间质性肺炎、流感肺炎、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喉炎、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

提问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足主要是通过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当归、丹参、葛根、生地、桃仁、红花等。

1、黄芪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敛疮生肌的功效。糖尿病足属于中医的痿证范畴,主要是由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所致。黄芪可以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

2、当归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当归可以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等。糖尿病足属于中医的足疽范畴,主要是由于热毒炽盛、湿热下注所致。当归可以用于治疗热毒炽盛型糖尿病足。

3、丹参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丹参可以用于治疗淤血阻滞所致的糖尿病足。

4、葛根

葛根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的功效。葛根可以用于治疗外感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肢体瘫软、脾虚泄泻、眩晕头痛、酒毒伤中。糖尿病足属于中医的足疽范畴,主要是由于热毒炽盛、湿热下注所致。葛根可以用于治疗热毒炽盛型糖尿病足。

5、生地

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生地可以用于治疗热病伤阴、舌红苔黄、脉数疾等症状。生地可以用于治疗湿热下注型糖尿病足。

6、桃仁

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桃仁可以用于治疗肠燥便秘、咳嗽气喘、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等症状。桃仁可以用于治疗便秘、咳嗽气喘等症状。桃仁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等症状。桃仁可以用于治疗便秘、咳嗽气喘等症状。

7、红花

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红花可以用于治疗痛经、产后腹痛、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胁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等症状。红花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足。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2023-07-23 01:09

举报

周旋 主任医师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贫血、血细胞的增多或减少、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的诊疗。

提问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这往往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控制不理想导致的,这种情况不建议您自行进行治疗,应该尽快到当地正规医院内分泌科住院,一方面由医生指导用药积极控制好血糖,一方面由医生给予抗感染、清创和改善循环治疗,切勿盲目自行用药给自己治病。

2019-03-19 12:39

举报

医生回答(2)

张大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足可以采取饮食调理、足浴、穴位按摩、中药外敷、口服中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通过调整患者的日常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控制总热量摄入来实现血糖管理。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预防高血糖对下肢血管的进一步损害,从而辅助改善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
2.足浴
足浴是将双脚浸泡在温水中,每日一次,每次持续十五至三十分钟。此方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水肿及疼痛等症状;对于糖尿病足患者而言,其存在微循环障碍、神经病变等问题,因此适当进行足浴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3.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通常由专业人员操作,在特定穴位上施加压力或旋转手法。此措施能刺激经络、调节气血,对于糖尿病足伴随的麻木、刺痛感有舒缓效果。
4.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涉及配制含有特定草本成分的药膏或贴剂,并将其局部应用于受影响区域。传统医学认为,某些植物提取物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消炎止痛的作用,能够减轻糖尿病足可能出现的皮肤损伤和感染问题。
5.口服中药
口服中药需个体化配方,通常包括多种中药材组合而成,每日分次服用。中药可通过整体调理机体平衡,如补气养阴、活血化瘀等,以辅助改善糖尿病足的相关并发症。
在使用上述措施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以排除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或其他禁忌证。同时,患者应注意监测血糖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足部受到压迫或摩擦而加剧病情。

2024-01-17 00:41

举报

闵金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足可以采取饮食调理、足浴、穴位按摩、中药外敷、口服中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通过调整患者的日常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控制总热量摄入来实现血糖管理。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预防高血糖对下肢血管的进一步损害,从而辅助改善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
2.足浴
足浴是将双脚浸泡在温水中,每日一次,每次持续十五至三十分钟。此方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水肿及疼痛等症状;对于糖尿病足患者而言,其存在微循环障碍、神经病变等问题,因此适当进行足浴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3.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通常由专业人员操作,在特定穴位上施加压力或旋转手法。此措施能刺激经络、调节气血,对于糖尿病足伴随的麻木、刺痛感有舒缓效果。
4.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涉及配制含有特定草本成分的药膏或贴剂,并将其局部应用于受影响区域。传统医学认为,某些植物提取物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消炎止痛的作用,能够减轻糖尿病足可能出现的皮肤损伤和感染问题。
5.口服中药
口服中药需个体化配方,通常包括多种中药材组合而成,每日分次服用。中药可通过整体调理机体平衡,如补气养阴、活血化瘀等,以辅助改善糖尿病足的相关并发症。
在使用上述措施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以排除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或其他禁忌证。同时,患者应注意监测血糖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足部受到压迫或摩擦而加剧病情。

2017-02-22 17: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的疾病状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使其增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