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乳腺疾病检查项目
补充说明:乳腺疾病检查项目
a******W 2016-10-05 19:0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乳腺疾病的检查项目包括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术、乳腺磁共振成像、空芯针活检和乳腺穿刺活检。鉴于乳腺疾病的复杂性,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专业评估。
1.乳腺超声
通过超声波扫描来评估乳房结构和异常情况,如肿块或增生。非侵入性检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高频探头轻柔地环绕乳房。
2.乳腺X线摄影术
X射线检查用于检测钙化点、肿块等病变,对早期发现乳腺癌有重要意义。立于专用设备前接受前后位曝光,通常需要挤压胸部以提高对比度。
3.乳腺磁共振成像
利用磁场与电波交互作用成像,可多角度观察软组织结构及异常信号。仰卧于平板床上,涂抹导电液体后围绕胸壁移动线圈进行扫描。
4.空芯针活检
对于超声引导下获取小样本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有助于确定肿瘤性质。局部麻醉下插入细针抽取一小部分疑似问题区域组织标本。
5.乳腺穿刺活检
针对临床怀疑恶性但超声检查阴性的结节开展进一步诊断。在影像引导下精准获取目标位置处组织样本并送至实验室分析。
以上各项检查前应避免穿着紧身衣物以防影响结果准确性,并告知医生任何既往相关病史。
2024-03-20 17:4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1、超声显像检查
超声显像检查可清晰了解乳腺组织形态、边界、有无肿物、大小、形态、性质(囊性或实性)等情况,为肿瘤良恶性鉴别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超声检查对30岁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超声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
2、热图像检查
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快,血管增多,肿块表面温度增高,即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所以近年来渐少应用。
3、CT检查
可用于不能触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4、肿瘤标志物检查
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检查方法有:癌胚抗原(CEA),铁蛋白,单克隆抗体等。
5、活体组织检查
乳腺癌必须确立诊断方可开始治疗,目前检查方法虽然很多,但至今只有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诊断的依据。
2016-10-05 19:03
举报乳腺增生检查还是应该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的,需要借助医学仪器才能更加准确的进行乳腺增生的检查。乳腺增生检查项目有哪些呢?下面由求医专家为您介绍一下乳腺增生检查项目。 1、B超检查:因其便捷、经济、无创、无痛等长处成为临床上较常用的乳腺增生的检查方法,随着超声影像的发展,高频超声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超声的分辨率,能够发现乳腺内的微小病灶,尤其对囊性和实性肿瘤的鉴别,是其他影像学难以取代的。 2、乳腺核磁检查:这种乳腺增生的检查方法敏感性很高,特异性中等。因其价格相对较高,检查时间长,空间相对狭小密闭,所以目前没有普及。其对于乳腺X线加超声检查阴性的微小乳腺癌、术后的复查、假体植入或注射丰胸乳腺的检查、乳头溢液、高危人群的筛查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3、乳腺X线检查:这种乳腺增生的检查方法是发现早期癌和微小癌的重要手段,但不必要在短时间内反复检查,尤其是青春期、妊娠哺乳期的乳腺对X线敏感,过度暴露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一般在30岁之前至少应该行一次钼靶检查,30-40岁每2-3年检查一次,40岁以后1-2年检查一次。对于微钙化的检查是别的影像检查不能比拟的。 以上是对于“乳腺增生检查”的相关讲解,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在进行自我诊断一定要慎重。由于没有专业知识,很多患者容易对号入座。看到一些病的表现症状总感到自己身上有这些症状进而怀疑自己有这种病,这是正常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
2016-10-05 19:03
举报你好,计算机X线成像应用于乳腺钼靶X线检查,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和最简便、最可靠的无创性检测手段,痛苦相对较小,简便易行,且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留取的图像可供前后对比,不受年龄、体形的限制,目前已作为常规的检查
2016-10-05 19:03
举报您好,现在检查乳腺疾病最权威,最精确的检查方法是彩超跟钼靶检查相结合,可以检查出来乳房肿块的良恶性跟微小病变组织,可以发现早期的乳腺癌。建议您可以做这两项检查详细了解一下自己乳房的病变的情况。
2016-10-05 19:03
举报向医生提问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机体受到损伤时发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性体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疼痛的位置常指示病灶所在,而疼痛的性质间接说明病理过程的类型。
症状起因:病因: 疼痛通常由导致组织损伤的伤害性刺激引起。 外部因素:刀割、棒击等机械 性刺激,电流、高温和强酸、强碱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 内部因素:疾病如癌症等导致组织细胞发炎或损伤时,释入细胞外液中的钾离子、5-羟色胺、乙酰胆碱、缓激肽、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亦可引起疼痛或痛觉过敏。 其他因素:受凉、受潮湿过度劳累和长期不适当的工作体位后发生疼痛。 病理: 全身皮肤和有关组织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游离神经末梢,作为伤害性感受器,将各种能量形式的伤害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编码型式的神经冲动,沿着慢传导的直径较细的有髓鞘和最细的无髓鞘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神经节传到脊髓后角或三叉神经脊束核中的有关神经元,再经由对侧的腹外侧索传至较高级的疼痛中枢──丘脑、其他脑区以及大脑皮质,引起疼痛的感觉和反应。与此同时,快传导的直径较粗的传入神经纤维所传导的触、压等非痛信息已先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脑区,并与细纤维传导的痛信息发生相互作用。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