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脑梗死> 是癌症么?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有什么好的

是癌症么?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有什么好的

发病时间:不清楚

是癌症么?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有什么好的药物治疗么?对70多岁的老年人有什么影响?

补充说明:是癌症么?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有什么好的

a*******L 2016-09-24 21:38

癌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性疾病 脑梗塞 心肌梗塞 动脉 静脉血栓形成 自发性出血 血栓形成 脾肿大 肺栓塞 心肌梗死 脑梗死 羟基脲 白血病 干扰素 出血 活血化瘀 人参皂苷Rh2 人参 食欲 睡眠 中风 血小板增多 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疲劳 乏力 骨髓抑制 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增生性疾病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3)

周衡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神经系统感染和免疫性疾病。

提问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一种,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约60%左右的患者有JAK2V617F基因突变,也称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其临床起病缓慢,可有疲劳,乏力,以血小板增多,脾大出血和血栓形成为主要临床表现。血小板常常在1000-3000乘以10的9次方每升。血涂片示血小板聚集成堆,大小不一,偶尔可见巨核细胞碎片。骨髓以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增生为.主。治疗方面可给予血小板单采;应用骨髓抑制的药物以及干扰素等。血小板增多症进展缓慢,多年保持良性过程,但是也有可能转化为其他类型的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可能。

2019-04-10 10:43

举报

包永忠 主任医师 内蒙古监狱管理局第二医院

擅长: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及肺炎、糖尿病、泌尿系感染、传染病、皮肤性病科等全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提问

你好,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不是癌症,他是血液系统的一种疾病,常常和基因有关系,和患者所在的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它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容易引起血栓,从而导致中风,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这种风险就更大。如果血小板增多很明显,那么需要靠血液分流来治疗。

2018-06-28 22:55

举报

张荣 医师 陕西省血液病防治研究所附属医院

擅长:内科,血液内科,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血液类疾病。

提问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上主要表现:自发性出血倾向、血栓形成、约半数病人可有脾肿大。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血栓形成,出现肺栓塞和心肌梗死、脑梗死、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一般治疗方案:
 1、 骨髓抑制性药物
  羟基脲,是目前国内外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2、 放射性核素32P
  可口服或静脉注射,首次剂量2.3mCi/m2,如有必要3个月后再给药1次。对45岁以下的患者一般不主张应用,因32P可能存在有潜在的诱发白血病的作用。
  3、 阿那格雷(Anagrelide)
  阿那格雷为一种金鸡纳衍生物,能抑制周期性核糖磷酸二酯酶及磷酸酯酶A2。
4、 干扰素(Interferon,IFN)
  研究表明,IFN-α在体内外具有显著地抑制BFU-MK及CFU-MK增殖活性的作用,其治疗ET的总有效率约为70%~80%,并能有效地降低血栓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5、 血小板单采术(Plateletpheresis)
 6、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采用辩证和辨病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活血化瘀为本病治疗大法,根据具体症候,结合不同的治法,以增强和巩固西医治疗的疗效。

2016-09-26 17:26

举报

医生回答(2)

姜二晨 主任护师 金华防疫所

擅长:肿瘤

提问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相对慢性的骨髓增殖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和血栓形成倾向。根据有无出现栓塞,出血等危险因素,将患者进行危险度的升级,是选择不同治疗方案的前提,年龄≥60岁或有血栓病史属于高危组;建议积极治疗,并可配合中药人参皂苷Rh2来增强免疫力,它是从人参中提取出来的精华物质,能增强免疫力,改善治疗效果,还能改善食欲和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2018-01-12 12:28

举报

白云山汉方 医师 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

提问

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也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包括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环境因素,慢性的炎症等,以及家族遗传等都有一定的关系。上述的血小板增多,和是否有癌症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上述的增多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

2017-10-24 14:3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throbocythemia)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是指外周血液中血小板数量超过正常血小板计数的上限400×109/L。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也名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不高,多见40岁以上者。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有:克隆性,反应性或继发性,家族性或遗传性。治疗仍有待解决。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