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食道癌> 食道癌病人坠胀感

精选回答(1)

李帆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领域:掌握最新的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疗知识,善于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提问

食道癌病人可能经历胸骨后不适、吞咽困难、体重减轻、咳嗽、呕血等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以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1.胸骨后不适
当食管黏膜受到肿瘤细胞刺激和侵犯时,局部组织可能会出现炎症反应,导致患者产生胸骨后不适的症状。这种不适通常位于胸骨后面,可能伴有烧心或胸痛的感觉。
2.吞咽困难
由于食道狭窄或者被肿瘤堵塞,食物通过时会感到困难,从而引发吞咽困难的现象。吞咽困难的症状可能出现在任何时间,从固体食物到液体都可能出现困难。
3.体重减轻
食道癌患者的消化功能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摄入不足,加上恶性肿瘤消耗,会导致体重下降。体重减轻往往伴随着长期的食欲不振和能量代谢异常。
4.咳嗽
如果食道癌发生转移至肺部,则可能导致气道受压或刺激性咳嗽的发生。咳嗽多为干咳,且伴随有持续性的胸部疼痛。
5.呕血
若食道癌向周围组织扩散并侵蚀血管,会引起出血,血液回流入胃肠道可导致呕血。呕血通常是突发的,常伴有黑便、乏力等症状。
针对食道癌病人的坠胀感及相关症状,建议进行电子胃镜、CT扫描等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患者应避免食用过硬或过热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2024-02-04 21:46

举报

医生回答(1)

胡一芬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食道癌病人可能经历胸骨后不适、吞咽困难、体重减轻、咳嗽、呕血等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以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1.胸骨后不适
当食管黏膜受到肿瘤细胞刺激和侵犯时,局部组织可能会出现炎症反应,导致患者产生胸骨后不适的症状。这种不适通常位于胸骨后面,可能伴有烧心或胸痛的感觉。
2.吞咽困难
由于食道狭窄或者被肿瘤堵塞,食物通过时会感到困难,从而引发吞咽困难的现象。吞咽困难的症状可能出现在任何时间,从固体食物到液体都可能出现困难。
3.体重减轻
食道癌患者的消化功能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摄入不足,加上恶性肿瘤消耗,会导致体重下降。体重减轻往往伴随着长期的食欲不振和能量代谢异常。
4.咳嗽
如果食道癌发生转移至肺部,则可能导致气道受压或刺激性咳嗽的发生。咳嗽多为干咳,且伴随有持续性的胸部疼痛。
5.呕血
若食道癌向周围组织扩散并侵蚀血管,会引起出血,血液回流入胃肠道可导致呕血。呕血通常是突发的,常伴有黑便、乏力等症状。
针对食道癌病人的坠胀感及相关症状,建议进行电子胃镜、CT扫描等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患者应避免食用过硬或过热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2016-08-18 11:4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食道癌 (食管癌,膈症,噎膈)

食管癌是(esophagealcarcinoma)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占食管肿瘤的90%以上,在全部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中仅次于胃癌而居第2位。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是对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危害极大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食管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但确切原因不甚明了,有待研究探讨。

适用药品

食道平散

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贲门痉挛、食道狭窄梗阻、食道炎和各种咽喉炎等。主要用于中、晚期食道癌引起的食道不适、吞咽困难、滴水不下、噎嗝、反涎及各种食道疾患,也可用于放疗,化疗的配合治疗及正常人食道和胃肠道的癌变防治。

安替可胶囊

软坚散结、解毒定痛、养血活血。用于食管癌瘀毒证,与放疗合用可增强对食管癌的疗效;用于晚期原发性肝癌瘀毒证,对不宜手术、放化疗者有一定抑制肿瘤增长作用,可改善生存质量;用于中晚期胃癌(瘀毒证)的化疗辅助治疗配合5-FU-DDP方案(5-FU、MMC、DDP),可改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主要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心绞痛。(心绞痛(AnginaPectoris)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每次发作3~5min,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