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经血发黑
补充说明:经血发黑
a******W 2016-07-25 15:2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经血发黑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炎、宫颈炎、凝血功能障碍或服用抗凝药物等情况有关。
内分泌失调会影响卵巢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而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脱落,导致经期紊乱和经血颜色改变。子宫内膜炎和宫颈炎可引起局部组织水肿和充血,导致经血流出不畅,血液在宫腔内滞留时间延长,氧化后会呈现黑色。凝血功能障碍会导致血液凝固困难,经血排出受阻,从而出现经血发黑的现象。某些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可以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增加出血风险,导致经血排出不畅,色泽加深。
如果患者处于更年期,体内雌孕激素下降,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变薄,容易出现少量阴道出血,表现为经血量少且颜色偏黑。
月经期间,女性应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若经血持续呈黑色,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2024-03-11 23:56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经血发黑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炎、宫颈炎、凝血功能障碍或服用抗凝药物等情况有关。
内分泌失调会影响卵巢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而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脱落,导致经期紊乱和经血颜色改变。子宫内膜炎和宫颈炎可引起局部组织水肿和充血,导致经血流出不畅,血液在宫腔内滞留时间延长,氧化后会呈现黑色。凝血功能障碍会导致血液凝固困难,经血排出受阻,从而出现经血发黑的现象。某些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可以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增加出血风险,导致经血排出不畅,色泽加深。
如果患者处于更年期,体内雌孕激素下降,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变薄,容易出现少量阴道出血,表现为经血量少且颜色偏黑。
月经期间,女性应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若经血持续呈黑色,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2016-07-25 15:27
举报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现在有经血发黑,肚子痛的症状,考虑是经血排出不畅引起的。很多女性由于工作原因需要长期伏案工作,这种姿势就容易导致经血不畅,在宫腔里积聚着,抗凝血的机制发挥作用之后,血就出现凝固,颜色逐渐加深,看起来就是血块,随着人体活动,月经得以排出,这些黑色的血块就流了出来。
如果痛经非常剧烈,甚至让人失去行为能力,则可能是继发性痛经,也就是说痛经是其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常见的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腺症。如果觉得痛感异常强烈,应该尽快去妇产科检查。治疗上也不是简单地止痛,而是要治疗原发病。
合理饮食,不要暴饮暴食,避免体重过重,不要过度节食造成营养不良,导致月经不规则;保持适量的运动负荷,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及水中运动;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个别在月经期有下腹发胀、腰酸、乳房胀痛、轻度腹泻、容易疲倦、嗜睡、情绪不稳定、易怒或易忧郁等现象,均属正常,不必过分紧张;注意卫生,预防感染。首先注意外生殖器的卫生。经期勤换卫生巾;不宜吃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不要吸烟和大量饮酒;定期体格检查,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2016-07-25 15:27
举报你好,经血的颜色、形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女性的激素水平状况。激素水平在一个完整的月经周期内是不断变化的,经血的颜色、粘稠度等也随之受到影响。
如果经血呈鲜红或暗红色,在经期最后几天略微偏红棕色,一般来说是正常的,没有什么问题。许多女性都观察到过经血有时会比较粘稠或伴有血块,颜色可能是鲜红色,也可能是暗红、偏黑。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月经量最多的那几天。在月经期,身体会释放抗凝血物质,以便经血顺利排出。而经量较大时,抗凝血物质没有足够的时间工作,就可能出现血块,感觉颜色较深。一般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的,不是什么气滞血淤,也不需要额外调理。
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过长、经量过多,则可能是子宫内膜息肉,应该尽快去妇科检查。在子宫内膜增殖期,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可以使子宫内膜增厚。但如果内分泌紊乱、雌激素水平过高,就可能过度刺激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息肉。一些妇科炎症也可能导致这个问题。子宫内膜息肉多发于35岁以上女性,高峰年龄为50岁。
2016-07-25 15:26
举报你好,经血发黑,还伴有腹痛的症状,考虑是经血积聚在体内过久,没有及时排出引起的。
如果血液离开人体,血液就会开始凝固,凝固的过程当中颜色也会越来越深;而月经血的来源主要是破裂脱落的子宫内膜,里面混合了动脉血和静脉血,其中动脉血占75%左右。所以月经血看起来并不是鲜红色,而是微微发暗。如果月经血产生后并没有及时流出来,在宫腔里积聚着,慢慢血就凝固了,颜色逐渐加深,形成血块,然后等人体一活动,这些黑色的血块就流了出来,有时候这也是引起痛经的原因。
另外,子宫过度的前倾前屈或后倾后屈,都可以引起经血在宫腔内长时间储留,进而形成黑色的血块。子宫位置异常并不是一种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经血通畅就不要紧。子宫位置异常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形成的。比如绝大多数子宫后位都是先天的,而后天怀孕、绝经等,可能会让子宫后倾。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月经量过多引起的。一般来说,一次月经的总出血量在20~60mL都是正常的。如果一个月经周期中出血超过80mL,就可以说是月经过多。月经过多,卫生巾或卫生棉条吸收不及时,就会造成储留,形成黑色的血块。
2016-07-25 15:25
举报向医生提问
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人之善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弱,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内经》里还有伏梁、息贲、肥气、奔豚等病名,亦皆属积聚范畴。在治疗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原则,具有一般的指导作用。《难经》对积聚作了明确的区别,并对五脏之积的主要症状作了具体描述。《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将疟疾引起的症瘕称为疟母,并以鳖甲煎丸治之。《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对积聚的病因病机有较详细的论述,并认为积聚一般有一个渐积成病的过程,“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证治准绳·积聚》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的主张。《景岳全书·积聚》则对攻补法的应用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医宗必读·积聚》把攻补两大治法与积聚病程中初中末三期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指出治积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屡攻屡补,以平为期”,颇受后世医家的重视。《医林改错》则强调瘀血在积聚病机中的重要作用,对活血化瘀方药的应用有突出的贡献。中医文献中的症瘕、痃癖以及伏梁、肥气、息贲等疾病,皆属积聚的范畴。根据积聚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西医的腹部肿瘤、肝脾肿大,以及增生型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当这些疾病出现类似积聚的证候时,可参阅本节辨证论治。
多发人群:成年人
典型症状: 肚子疼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