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
补充说明: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
摸*儿 2016-07-19 12:5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多考虑是急性淋巴结炎引起的,也可能是皮脂腺囊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结核、淋巴瘤等引起的,可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1、急性淋巴结炎
若患者受到细菌感染或者是其他病原体感染,可能会引起急性淋巴结炎,就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疼痛等症状。若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头孢拉定胶囊、罗红霉素胶囊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若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利巴韦林片、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2、皮脂腺囊肿
若患者不注意颈部卫生或者是长时间不洗头,可能会导致皮脂腺导管堵塞,进而可能会引起皮脂腺囊肿,出现颈部有肿块,并伴随疼痛等症状。若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若是囊肿较大,患者可遵医嘱通过手术切除。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若患者受到细菌或者是其他病原体感染,或者是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就可能会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进而可能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等症状。若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头孢拉定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若是冷空气刺激引起的,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4、淋巴结结核
若患者身体免疫力低下或者是患过肺结核,可能会导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进而可能会引起淋巴结结核,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等症状。若是确诊为淋巴结结核,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利福平片、异烟肼片等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
5、淋巴瘤
若患者受到病毒感染或者是患有艾滋病,可能会引起淋巴瘤,就可能会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若是确诊为淋巴瘤,患者可遵医嘱口服伊布替尼胶囊、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靶向药物,控制病情。
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017-10-09 21:3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可能与感染性病因或肿瘤性疾病有关。
颈部淋巴结肿大并伴随疼痛可能是由于感染性病因如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此时由于炎症因子刺激,会引起淋巴细胞增殖和水肿,从而导致淋巴结肿大和疼痛。另外,肿瘤性疾病如头颈部恶性肿瘤可能会引起局部淋巴结转移,导致淋巴结肿大和疼痛。
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特别是持续时间较长时,应考虑非特异性淋巴结炎、结核病等疾病的可能性。这些疾病的诊断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
在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时,应注意区分感染性和肿瘤性因素,并建议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和活检以明确诊断。
2024-01-22 20:51
举报淋巴结常较硬,质地不均匀,可找到原发灶,很少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也常有淋巴结肿大,特别是儿童常见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上发病急,常伴有发热、出血、肝和脾肿大、胸骨压痛等,血液学和骨髓穿刺检查可以确诊鉴别。西医疗法可先用。对青霉素、链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也可选用甲硝唑。西医治疗周期较短,见效快,能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治愈疾并疾病。鲜菊花叶适量,加红糖少许,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换。
2016-07-19 12:52
举报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侵犯皮肤,破溃后经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纵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肤、乳腺、神经系统等。确诊需活组织病理检查。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常易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确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治疗。
2016-07-19 12:52
举报颈部一侧或两侧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一般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初期,肿大的淋巴结较硬,无痛,可推动。病变继续发展,发生淋巴结周围炎,使淋巴结与皮肤和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各个淋巴结也可相互粘连,融合成团,形成不易推动的结节性肿块。晚期,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液化,形成寒性脓肿。脓肿破溃后,流出豆渣样或稀米汤样脓液。最后形成一经久不愈的窦道或慢性溃疡,溃疡边缘皮肤暗红、潜行,肉芽组织苍白、水肿。上述不同阶段的病变,可同时出现于同一病人的各个淋巴结。病人抗病能力增强和经过恰当治疗后,淋巴结的结核病变可停止发展而钙化。
2016-07-19 12:52
举报向医生提问
直肠癌是指位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表现为腹部隐隐作痛,腹部不适等;直肠癌进展到晚期会有明显的下腹痛,随着病情的进展,肿瘤增长到一定程度,患者会出现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其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三位,2011年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3/10万,死亡率约11/10万,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早期结直肠症状并不明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这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10%。90%以上病例年龄大于40岁,世界范围内男女结直肠癌发率接近,男性略高于女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