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胆红素脑病
补充说明:胆红素脑病
a******W 2016-03-30 20:5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胆红素脑病是由于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引起神经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的疾病,主要影响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
胆红素脑病发生于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浓度过高时,这些胆红素分子可以穿过血脑屏障,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内的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沉积在神经元内,导致神经元受损并引起炎症反应。胆红素脑病的症状包括嗜睡、喂养困难、肌张力减低、过度兴奋、抽搐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角弓反张、呼吸暂停等症状。
诊断胆红素脑病通常需要进行血清胆红素水平检测、头颅磁共振成像(MRI)以及脑电图检查。此外,还可进行基因检测以评估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风险。早期识别和光疗是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关键。对于已经出现胆红素脑病的患者,可采用白蛋白输注来降低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减轻神经损伤。
新生儿出生后应密切监测其胆红素水平,避免脱水,确保充足的睡眠,促进肝脏健康。家长还要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4-01-30 01:3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胆红素脑病是由于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引起神经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的疾病,主要影响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
胆红素脑病发生于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浓度过高时,这些胆红素分子可以穿过血脑屏障,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内的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沉积在神经元内,导致神经元受损并引起炎症反应。胆红素脑病的症状包括嗜睡、喂养困难、肌张力减低、过度兴奋、抽搐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角弓反张、呼吸暂停等症状。
诊断胆红素脑病通常需要进行血清胆红素水平检测、头颅磁共振成像(MRI)以及脑电图检查。此外,还可进行基因检测以评估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风险。早期识别和光疗是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关键。对于已经出现胆红素脑病的患者,可采用白蛋白输注来降低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减轻神经损伤。
新生儿出生后应密切监测其胆红素水平,避免脱水,确保充足的睡眠,促进肝脏健康。家长还要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016-03-30 20:49
举报向医生提问
胆红素脑病是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导致神经细胞中毒变性,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的临床和亚临床表现,也称之为胆红素中毒性脑病。几十年来,核黄疸一直是胆红素神经毒性表现的代名词。严格地说,核黄疸是解剖学名词,从病理解剖的角度,把肉眼看见脑组织染成黄色作为核黄疸的标准,从而反映胆红素侵犯脑组织(主要是神经核)。近来愈来愈多的研究显示,胆红素所致的神经毒性的表现有轻有重,严重者可表现为核黄疸,轻者可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在脑干诱发电位等辅助检查则可发现异常表现。这些亚临床型的胆红素神经毒性表现大多是暂时的、可逆的,故也有称之为暂时性亚临床型胆红素神经中毒症。
福乃得维铁缓释片
用于明确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甲钴胺分散片
治疗周围神经性疾病。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