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泪腺炎看什么科
补充说明:泪腺炎看什么科
a******W 2016-02-17 23:0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泪腺炎可以看眼科、耳鼻喉科、感染科、风湿免疫科或皮肤科。由于泪腺炎的病因多样,涉及多个系统,因此需要针对具体原因选择合适的科室进行诊治。
1.眼科
眼科专门负责诊断和治疗眼部及附属结构的疾病和异常情况。泪腺炎通常涉及眼睑、泪腺等部位,属于眼科范畴,因此可以到眼科进行诊治。可在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视力测试等以评估泪腺状况。
2.耳鼻喉科
耳鼻喉科主要关注耳朵、鼻子和喉咙的健康问题,包括与这些区域相关的问题。如果泪腺炎伴有耳部或鼻腔症状,则应前往耳鼻喉科接受专业治疗。在耳鼻喉科,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MRI成像来辅助诊断。
3.感染科
感染科专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和诊治,如细菌、真菌、病毒等引起的感染。若泪腺炎由特定病原体引起,则可考虑至感染科进一步排查。针对此类病因,在感染科可能会安排血常规、培养鉴定等相关检验项目。
4.风湿免疫科
风湿免疫科专门处理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对于原因不明或慢性复发性的泪腺炎症,建议转介至风湿免疫科作进一步评估。在风湿免疫科,常需完成血清学检测、抗核抗体测定等实验室检查。
5.皮肤科
皮肤科专门研究和治疗各种皮肤、指甲和毛发相关的问题。当怀疑泪腺炎是由某些皮肤病变引发时,应至皮肤科就诊。常规检查可能包括视诊、触诊以及必要时的活检采样。
患者在确诊为泪腺炎后,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以免加重不适。此外,还要保持眼睛局部清洁卫生,不要用手揉搓眼睛,以免导致炎症扩散。
2024-03-10 10:5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泪腺炎可以看眼科、耳鼻喉科、感染科、风湿免疫科或皮肤科。由于泪腺炎的病因多样,涉及多个系统,因此需要针对具体原因选择合适的科室进行诊治。
1.眼科
眼科专门负责诊断和治疗眼部及附属结构的疾病和异常情况。泪腺炎通常涉及眼睑、泪腺等部位,属于眼科范畴,因此可以到眼科进行诊治。可在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视力测试等以评估泪腺状况。
2.耳鼻喉科
耳鼻喉科主要关注耳朵、鼻子和喉咙的健康问题,包括与这些区域相关的问题。如果泪腺炎伴有耳部或鼻腔症状,则应前往耳鼻喉科接受专业治疗。在耳鼻喉科,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MRI成像来辅助诊断。
3.感染科
感染科专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和诊治,如细菌、真菌、病毒等引起的感染。若泪腺炎由特定病原体引起,则可考虑至感染科进一步排查。针对此类病因,在感染科可能会安排血常规、培养鉴定等相关检验项目。
4.风湿免疫科
风湿免疫科专门处理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对于原因不明或慢性复发性的泪腺炎症,建议转介至风湿免疫科作进一步评估。在风湿免疫科,常需完成血清学检测、抗核抗体测定等实验室检查。
5.皮肤科
皮肤科专门研究和治疗各种皮肤、指甲和毛发相关的问题。当怀疑泪腺炎是由某些皮肤病变引发时,应至皮肤科就诊。常规检查可能包括视诊、触诊以及必要时的活检采样。
患者在确诊为泪腺炎后,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以免加重不适。此外,还要保持眼睛局部清洁卫生,不要用手揉搓眼睛,以免导致炎症扩散。
2016-02-17 23:01
举报向医生提问
急性泪腺炎(acutedacryoadenitis)并不常见,由于感染或特发性炎症使泪腺在短期内出现急性红肿、增大等。慢性泪腺炎(chronic dacryoadenitis)较急性泪腺炎多见,可由急性泪腺炎迁延而来,病情进展缓慢,多为双侧性,也有单侧性。
多发人群:儿童、青年
典型症状: 眼睑下垂 进食流泪 泪腺脱垂 睑缘呈横“S”形下垂 流泪
临床检查: 眼睑下垂 进食流泪 泪腺脱垂 睑缘呈横“S”形下垂 流泪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8000元)
珍珠明目滴眼液
清肝、明目、止痛。用于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慢性结膜炎、视疲劳等。能近期提高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的远视力,并能改善眼胀眼痛,干涩不舒,不能持久阅读等症状。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硫酸羟氯喹片
本品用于对潜在严重副作用小的药物应答不满意的以下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青少年慢性关节炎,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有阳光引发或加剧的皮肤病变。
尼妥珠单抗注射液
本品与放疗联合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表达的Ⅲ/Ⅳ期鼻咽癌。使用本品前,患者应先确认其肿瘤细胞EGFR表达水平,EGFR中、高表达的患者推荐使用本品。检验操作应由熟练掌握EGFR检测试剂盒检测技术的实验室完成。检验中的某些失误,如使用较差的组织样本、未能严格遵从操作规程、使用不当的对照等均可能导致不可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