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爱流鼻血可能是由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凝血因子缺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毛细血管壁脆弱性增加,当受到轻微刺激时容易破裂而引起出血。这可导致反复出现鼻腔出血。对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引起的鼻出血,激光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2.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中存在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这些白细胞会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产生,从而降低血液的凝固能力,易发生出血。此时患者可能会因为凝血功能异常而经常流鼻血。针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所致的鼻出血,可以遵医嘱使用羟基脲进行化疗,以控制白细胞数量。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无法有效地帮助血液凝固,因此容易出现自发性出血。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患者频繁出现鼻出血。若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的鼻出血,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完善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后,在医生指导下输注血小板来提升血小板水平。
4.凝血因子缺乏
凝血因子缺乏会影响血液凝固的过程,使机体处于易于出血的状态,因此会出现反复鼻出血的现象。如果确诊为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鼻出血,则需要通过维生素K注射液、注射用氨甲苯酸等药物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
5.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会导致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壁先天发育不良,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上的红色斑点状病变,还可能伴有反复发生的鼻出血。对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引起的鼻出血,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肾上腺素进行止血处理。
建议定期进行血常规、血生化以及凝血功能检测,以便监测血液状态。同时注意保持鼻腔湿润,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在天气干燥或有气候因素影响时,以减少鼻出血的发生风险。

2024-01-07 04:55

举报

医生回答(4)

郑力行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局部原因  

1.外伤。

2.气压性损伤。

3.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穿孔也常有鼻衄症状。

4.炎症:①非特异性炎症: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鼻炎、急性上颌窦炎等,常为鼻出血的原因。②特异性感染:鼻结核、鼻白喉、鼻梅毒等,因粘膜溃烂,易致鼻出血。

2016-01-27 20:54

举报

闵丽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鼻出血多数发生于鼻中隔前下部位,该处有扩张的血管形成血管丛,称为鼻中隔易出血区,少数病例出血部位在鼻腔后方或其他部位。鼻出血大多数为一侧性,出血量可以很少,亦可为动脉性大量出血,甚至发生休克。

2016-01-27 20:54

举报

胡湛波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或挖鼻过重。②鼻中隔弯曲或有嵴、距状突,因局部粘膜菲薄,受空气刺激后易于出血。③患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者易出血。④少数病例是由鼻腔、鼻窦或鼻咽部肿瘤引起出血,如血管瘤、恶性肿瘤等。全身原因:①动脉压过高,如高血压、动脉硬化。②静脉压升高,如二尖瓣狭窄、肺水肿等。③患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等。④血液疾患,如白血病、血友病、各种紫癜等。⑤肝、脾疾患及风湿病。⑥磷、砷、苯等中毒可破坏造血系统功能引起出血。⑦代偿性月经。

2016-01-27 20:54

举报

闵样水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 流鼻血,学名鼻衄,也称鼻出血,是指由于鼻孔内的毛细血管脆弱,血管受到破坏后,血液从鼻孔里流出,是一种医学上的疑难病症。鼻出血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可由全身疾病引起。

2016-01-27 20:5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鼻出血 (鼻衄)

鼻出血(epistaxis)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多数出血可自止。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