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偏高,医生让喝药,用不用喝药
补充说明: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偏高,医生让喝药,用不用喝药
a******W 2016-01-22 09:0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偏高可能表明肝损伤或胆道梗阻,建议遵医嘱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
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偏高通常与肝细胞损伤有关,这些药物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肝细胞免受进一步损害,并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因此,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类药物。
如果患者出现黄疸症状明显或者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在处理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偏高的过程中,应避免酒精摄入,因为酒精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药物效果。
2024-01-07 15:0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偏高,医生让喝药,用不用喝药?总胆红素升高,直接和间接胆红素都升高:如果肝脏有问题,即肝细胞受损,肝脏将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的能力下降,这时会引起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同时偏高的现象,且总胆红素也偏高,也就是肝细胞性黄疸。当患有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时,就会引起总胆红素升高。
2016-01-22 09:07
举报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偏高,医生让喝药,用不用喝药?总胆红素升高,间接胆红素升高:当患有溶血型黄疸时,使得红细胞大量破坏,间接胆红素升高,超过了肝脏的转化能力,使间接胆红素在血中滞留,从而引起总胆红素升高。一般常见于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等疾病。总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升高:如果胆道有问题,直接胆红素不能全部排入肠道,而逆流入血,导致血清中直接胆红素升高,总红素偏高就会升高,从而引起梗阴性黄疸。此类原因引起的总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胆囊炎、胆石症等胆道疾病。
2016-01-22 09:07
举报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偏高,医生让喝药,用不用喝药?在胆红素(胆汁成分)的代谢过程中,肝细胞承担着重要任务.首先是衰老红细胞分解形成的间接胆红素随血液循环运到肝细胞表面时,肝细胞膜微绒毛将其摄取,进入肝细胞内,与Y,Z蛋白固定结合后送至光面内质网中,靠其中葡萄醛酸基移换酶的催化作用,使间接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直接胆红素(色素I,II混合物);在内质网,高尔基氏体,溶酶体等参与下直接胆红素排泄到毛细胆管中去.可见肝细胞具有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功能.
2016-01-22 09:07
举报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偏高,医生让喝药,用不用喝药?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I-Bil),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D-Bil),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就是总胆红素(T-Bil).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 肝炎患者的黄疸一般为肝细胞性黄疸,也就是说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而淤胆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若出现总胆红素偏高,直接胆红素偏高,间接胆红素偏高这三种胆红素都偏高则说明了肝脏有一定的损伤。
2016-01-22 09:07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1.感染。胆道感染是胆红素钙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感染时胆道中的细菌释放出β-葡萄糖醛酸酶,使结合胆红素水解出葡萄糖醛酸,其游离胆红素与钙盐结合发生沉淀。在正常情况下,胆汁中虽然含有β-葡萄糖醛酸酶,但含量比较少,同时还存在葡萄糖1,4-螺旋内酯等结抗物,所以不呈现酶的活性。但当胆道发生感染时不仅胆汁中的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增加,而且大肠杆菌、类杆菌、梭形芽孢杆菌感染可产生大量β-葡萄糖醛酸酶。这样β-葡萄糖醛酸酶量的增加以及活性的增加可使大量结合性胆红素水解生成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不溶于水,它与胆汁中的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胆红素钙颗粒。胆红素钙颗粒以脱落红胞、寄生虫卵等为核心,在胆汁中黏蛋白的帮助下不断沉积形成结石。 再者,细菌感染可以引起胆囊发炎,胆囊壁增厚,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汁在胆囊内储留时间延长,从而加速结石形成。另外IgA缺乏(人体内一种抗体缺乏)可使胆囊免疫功能减低,增加感染、形成结石的机会。 2.胆道蛔虫病:胆道蛔虫病是我国胆管结石的主要病因。另外,肝吸虫病和鞭毛虫病也可以引起胆道壁损伤,并引起胆道感染。此外虫的残体和虫卵可形成结石核心,成为原发性胆管结石的形成条件。 3.胆汁成分改变:胆汁酸能防止或减少胆红素钙的沉淀,而糖蛋白去易成为结石的支架。 4.氧自由基:氧自由基能使胆红素钙生成加快,且使胆囊上皮细胞分泌更多的糖蛋白,从而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5.饮食:长期的营养不良不仅可影响胆道的正常防卫能力,而且低脂、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可使胆汁中葡萄糖二酸内酯减少,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的作用减弱,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增强,易发生胆红素沉淀而形成胆色素类结石。 6.胆道系统先天性异常:胆管系统的解剖学变异所导到的胆流障碍均易在该部发生胆结石。什得注意的是,营养不良状态在胆色素结石的病人中是常见的。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肝胆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清开灵颗粒
清热解毒,镇静安神。对温热病引起的高热不退,烦燥不安,咽喉肿痛,舌红或绛,苔黄,脉数者适宜;多用于湿热型肝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症。
二十五味松石丸
主治消热解毒,疏肝利胆,化淤。用于肝郁气滞,血瘀,肝中毒,肝痛,肝硬化,肝渗水及各种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等。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