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儿童保健按摩手法
补充说明:儿童保健按摩手法
a******W 2015-11-26 13:1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儿童保健按摩手法一般包括按揉法、捏拿法、按揉法、搓法、摩法等。
1、按揉法
按揉法是指用拇指指腹或手掌,在儿童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带动皮下组织,这样既能达到活血通络、调和气血的目的,又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2、捏拿法
捏拿法是指用拇指指腹或手掌,在儿童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带动皮下组织,这样既能达到活血通络、调和气血的目的,又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3、按揉法
按揉法是指用拇指指腹或手掌,在儿童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带动皮下组织,这样既能达到活血通络、调和气血的目的,又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4、搓法
搓法是指用手掌的大鱼际或小鱼际,在儿童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带动皮下组织,这样既能达到活血通络、调和气血的目的,又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5、摩法
摩法是指用手掌的大鱼际或小鱼际,在儿童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带动皮下组织,这样既能达到活血通络、调和气血的目的,又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保健方法类似于中医的理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推拿、针灸等手法来促进儿童的气血运行,从而起到增强儿童体质的作用,但是在操作时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操作不当,导致儿童出现皮肤损伤的情况。
2018-06-14 18:10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5)
儿童保健按摩可以采用推拿、捏脊、腹部按摩、穴位刺激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儿童保健按摩
儿童保健按摩通常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在固定时间为儿童提供服务,通过特定的手法作用于身体不同部位。此方法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紧张情绪并改善睡眠质量,从而对生长发育产生积极影响。
2.推拿
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按压、揉搓等方式作用于人体经络和穴位来调节气血、舒缓筋骨。此方法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及神经系统发育,对于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捏脊
捏脊是一种常见的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者用双手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用力提拉背部皮肤,从下而上呈直线状反复操作数次。此法能够调整脏腑功能、促进食欲增长以及改善体质虚弱等问题。但须注意力度适中以免造成损伤。
4.腹部按摩
腹部按摩是指用手掌或指腹轻柔地环绕肚脐周围画圈,也可顺时针方向轻轻按压。此做法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吸收积食,并能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需注意不可过于剧烈以防引起不适感。
5.穴位刺激
穴位刺激包括艾灸、拔罐、贴敷等方法,选择特定穴位进行温和刺激以达到调理效果。这些措施通过激发体内正气、调和阴阳平衡来辅助治疗多种儿科常见病证如厌食、遗尿等。施行前应咨询专业人士确定适宜方案及风险控制策略。
除上述列出的方法外,建议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监测身高、体重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也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024-03-21 02:34
举报儿童保健按摩手法 “拿法”是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用力(或用拇指和其余4指相对用力),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做一紧、一松的拿捏。拿法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不要断断续续;用力要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拿法”刺激较强,常配合其他手法应用于颈项、肩部、四肢上的穴位和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2015-11-26 13:17
举报儿童保健按摩手法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运动称为“推法”。推法主要包括“直推、旋推、分推”三种。“直推”是在表皮进行操作,不要推挤皮下组织。“直推法”常用于“线状”穴位。“旋推”也是只作用于表皮,不得带动皮下组织。“旋推法”主要用于手部“面状”穴位。“分推”可横如直线,也可弯曲如弧线。
2015-11-26 13:16
举报儿童保健按摩手法 小儿推拿中所说的“寸”,指的是“同身寸”,即小儿自身身体的长度。判断小儿的同身寸,有三种方法。
1、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手指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的距离看做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2、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为一寸,主要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3、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者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
2015-11-26 13:16
举报儿童保健按摩手法我们的前臂有两块骨头,在前臂的外侧(也就是靠近拇指一侧)是“桡(ráo)骨”,靠近小指一侧是“尺骨”,所以小拇指一侧又叫“尺侧”,大(拇)指一侧又叫“桡侧”。对于手指来讲,也是同样道理。
2015-11-26 13:16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慢性扁桃体炎时,隐窝内上皮坏死脱落,细菌及炎性渗出物聚集其中,隐窝可产生小溃疡及瘢痕形成而引流不畅,适于细菌生长繁殖,故感染不易消除。屡发急性扁桃体炎,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或治疗不彻底,则更易转为慢性。本病发生机理尚不清楚,但近年来基于免疫学的观点,认为自身变态反应为引起慢性扁桃体的重要机制。
可能疾病: 肱骨髁上骨折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骨科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