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口腔科> 洗牙> 习惯性下巴脱臼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习惯性下巴脱臼可采取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佩戴牙套、正畸矫正、肌肉强化训练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复位固定
由专业医生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使用手法将移位的关节头复位至正常解剖位置,并通过绷带、头颈胸支具等方式进行固定。此方法旨在限制下颌运动,给予损伤组织修复的时间,从而减少复发概率。
2.功能锻炼
建议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功能锻炼,如开口练习、咀嚼肌耐力训练等,每日至少3次,每次持续10-15分钟。通过增强口腔周围肌肉力量及协调性来稳定颞下颌关节结构,防止再次发生脱臼现象。
3.佩戴牙套
如果确诊为牙齿不齐导致的习惯性下巴脱臼,则需要在专业牙医的指导下定制并佩戴合适的牙套进行矫正。牙套能够帮助调整咬合关系,改善面部肌肉平衡,从而间接地预防下巴脱臼的发生。
4.正畸矫正
正畸矫正通常采用固定矫治器或隐形矫治器,在定期复查的基础上逐步调整牙齿位置。此举可纠正咬合异常,减轻因错(牙合)引起的咀嚼压力而造成的关节负担,对于存在咬合因素的下巴脱臼具有积极作用。
5.肌肉强化训练
针对下巴周围的肌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例如张口闭口运动、咀嚼动作模拟等,每周至少3次。增强肌群力量有助于提供更好的支撑作用,减少脱臼风险;但须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以防受伤。
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大笑、打哈欠时过于用力,以免加重下颌关节负担,诱发或加剧不适症状。若出现疼痛、肿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2024-03-06 19:03

举报

医生回答(1)

赵凯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脱臼又称关节脱位。因外力或其它原因造成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因外伤引起者为外伤性脱位;因关节病变引起者为病理性脱位;脱位后,关节面完全丧失对合关系者为完全脱位;部分丧失者为半脱位。外伤性脱位较多见,且多发生在青壮年。最易发生脱位的关节是肘关节,其次是肩及髋关节。

2015-10-23 21:4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打哈欠

一次打哈欠的时间大约为6秒钟,在这期间使人闭目塞听,全身神经、肌肉得到完全松弛。因此可以认为,打哈欠使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最好的休息,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保护作用。有人认为打哈欠是脑缺氧的表现,人体通过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增加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人精力更加充沛。人困乏的时候往往是哈欠不断,以提醒人体,表示大脑已经疲劳,需要睡眠休息,所以打哈欠也是一种催眠的方法。当人即将进入紧张工作之前,也常会哈欠连连,这可能是人体借助深吸气使血液中增加更多的氧气,提高大脑的活动能力。

  • 症状起因:关于打哈欠的原因,有人认为是缺氧,(生理理论)说当肺脏周边组织侦测到肺里的氧浓度变低时,就会让人打哈欠以吸入更多的空气。但我们现在知道,肺脏不一定会侦测到氧气的不足。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通过超声波扫描,可以看到胎儿在母亲肚子里打哈欠的影像,但子宫内胎儿的肺脏还不能换气。同时有实验证明,人们在含二氧化碳多的环境里打哈欠的次数,并不比在正常的环境中多。厌倦理论认为,如果人对某件事情感到厌倦,就会打哈欠,用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不感兴趣。但被称为大脑“哈欠中枢”的下视丘的旁室核的活动,经常是跟最感兴趣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打哈欠源自人们的疲惫与无聊这个观点可能是错的。进化理论认为,人打哈欠是原始祖先传下来的,是为了露出牙齿向别人发出警告。蜷伏在草丛里一动不动的蛇,常常打完哈欠再行动;水中的河马会先打个哈欠,之后再从水中走出来。鉴于人类的发展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用打哈欠的方式向别人发出警告已经过时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人类打哈欠的行为,最有可能是一种已经丧失存在意义的演化遗迹了。在生理理论、厌倦理论、进化理论都不能说服大家的时候,一个理论基本上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生理学家普罗文和贝宁格对哈欠作了十多年的研究。他们发现,夜间开车的司机会频繁地大打哈欠,正在认真看书和做作业的学生也会哈欠连连,可是却很少有人在床上打哈欠。所以,打哈欠是人们觉得必须保持清醒状态的时候,促进身体觉醒的一种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哈欠是一种自身的“提神”反映,一次打哈欠的时间大约为6秒钟,在这期间人闭目塞听,全身神经、肌肉得到完全松弛。打哈欠需要脸部的肌肉运动来完成,所以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咬紧牙关来抑制。陪审员为那个本该被抑制的哈欠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而哈欠的合理利用也能给我们带来好处。我们都知道打哈欠是传染的,一个人打哈欠,周围的人纷纷跟着打。认知神经科学家通过对磁共振造影影像的研究,发现打哈欠时的脑部活动区和表示同情时的脑活动区域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打哈欠的“传染”现象,可能代表了一种无意识的心智模仿。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心理学家史蒂文·普拉捷克的研究结论说,哈欠最容易传染移情人群,这些人是那种别人踩到尖东西时他也会跟着喊“哎哟”的人。如果这个人恰好是个容易失眠的人,那么,瑞士一位科学家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难题。这位科学家从打哈欠的传染性上联想到了睡觉,他制造了一种“安眠像”。这是一尊半身的人头塑像,这个人像甜蜜蜜地打着哈欠,一副困乏欲睡的样子。他认为,失眠的人只要看着这个头像,一会儿就会打起呵欠,然后安然入睡。另外,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容易长久地保持一种姿势,这样不仅会影响血液循环、脑部活动能减退,导致工作效率差,还会使身体细胞呈现衰老的状态。所以,在适当的时候将头后仰深深地打一个哈欠,可以促进血液的回流,帮助新陈代谢,使细胞获得更多的氧气,有效地将胸中的废气吐出,增加血中氧气浓度,对于大脑的中枢有去除困倦感的作用。由于“安眠像”的普及度有限,我们无法判断实际效果怎样,而用哈欠去除困倦感却已经被证明是相当有效的。所以,趁老板不注意的时候,打个哈欠放松一下吧。

  • 可能疾病:毒瘾  新生儿惊厥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非依赖性物质伴发依赖  其他类精神活性物质依赖  

  • 常见检查: 格哈德征  

  • 就诊科室:保健科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