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妇女尿失禁> 产后尿失禁原因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产后尿失禁可能由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先天性尿道畸形、盆腔器官脱垂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评估和治疗。
1.压力性尿失禁
由于分娩过程中对骨盆底肌肉和神经的损伤导致肌肉功能减弱或神经控制受损,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可通过盆底肌康复训练进行改善,如提肛运动等。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比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2.急迫性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是由于膀胱炎或其他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膀胱过度活动所致,此时膀胱壁变得非常敏感,即使只有少量尿液也会引起强烈的排尿欲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胆碱药来缓解不适症状,比较常见的有硫酸阿托品片、颠茄片等。
3.功能性尿失禁
功能性尿失禁可能由精神心理因素引起,如焦虑或抑郁,导致大脑无法有效地控制膀胱收缩。心理咨询和行为疗法可用于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例如认知行为疗法或生物反馈治疗。
4.先天性尿道畸形
先天性尿道畸形包括尿道口狭窄或闭锁,可能导致尿液不能正常排出而造成尿潴留,进一步加重膀胱负担并导致尿失禁。手术矫正尿道位置可能是治疗先天性尿道畸形的有效方法,例如经尿道电切术或经皮穿刺造瘘术。
5.盆腔器官脱垂
盆腔器官脱垂是指盆腔内脏器下移至阴道前壁或后壁,压迫或牵拉邻近结构,进而影响膀胱和尿道的功能稳定性。对于轻度至中度的盆腔器官脱垂,可以考虑使用子宫托来进行支持和提升效果;重度者则需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主韧带缩短术等手术方式修复。
建议产妇定期进行盆底肌群锻炼,以增强肌肉支撑力。同时还要注意保持水分摄入适量,避免憋尿,以免加重尿失禁的症状。若症状持续未得到改善,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评估和治疗。

2023-12-30 18:29

举报

医生回答(1)

张德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产后尿失禁可能由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先天性尿道畸形、盆腔器官脱垂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评估和治疗。
1.压力性尿失禁
由于分娩过程中对骨盆底肌肉和神经的损伤导致肌肉功能减弱或神经控制受损,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可通过盆底肌康复训练进行改善,如提肛运动等。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比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2.急迫性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是由于膀胱炎或其他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膀胱过度活动所致,此时膀胱壁变得非常敏感,即使只有少量尿液也会引起强烈的排尿欲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胆碱药来缓解不适症状,比较常见的有硫酸阿托品片、颠茄片等。
3.功能性尿失禁
功能性尿失禁可能由精神心理因素引起,如焦虑或抑郁,导致大脑无法有效地控制膀胱收缩。心理咨询和行为疗法可用于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例如认知行为疗法或生物反馈治疗。
4.先天性尿道畸形
先天性尿道畸形包括尿道口狭窄或闭锁,可能导致尿液不能正常排出而造成尿潴留,进一步加重膀胱负担并导致尿失禁。手术矫正尿道位置可能是治疗先天性尿道畸形的有效方法,例如经尿道电切术或经皮穿刺造瘘术。
5.盆腔器官脱垂
盆腔器官脱垂是指盆腔内脏器下移至阴道前壁或后壁,压迫或牵拉邻近结构,进而影响膀胱和尿道的功能稳定性。对于轻度至中度的盆腔器官脱垂,可以考虑使用子宫托来进行支持和提升效果;重度者则需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主韧带缩短术等手术方式修复。
建议产妇定期进行盆底肌群锻炼,以增强肌肉支撑力。同时还要注意保持水分摄入适量,避免憋尿,以免加重尿失禁的症状。若症状持续未得到改善,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评估和治疗。

2015-10-05 19: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压力性尿失禁

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Continence Society,ICS)提出的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incontinence)定义为:腹压的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不是由逼尿肌收缩压或膀胱壁对尿液的张力压引起的。其特点是正常状态下无遗尿,而腹压突然增高时尿液自动流出。如咳嗽、大笑、打喷嚏、跳跃、搬重物时,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漏出的现象。

  • 多发人群:高发年龄为45~55岁

  • 临床检查: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