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耳鼻喉科> 创伤性鼻出血> 在线免费咨询处理鼻出血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在线免费咨询服务后,若确诊为鼻出血,可采取鼻腔填塞、鼻内镜下止血术、激光止血、血小板功能增强剂、口服维生素K等治疗措施进行处理。如果出血量较大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尽快就医以避免严重后果。
1.鼻腔填塞
鼻腔填塞通常使用纱条、棉片等材料填充双侧鼻孔,一般需要留置数小时至一天不等。此方法通过阻塞双侧鼻孔来减少出血量,从而达到止血效果。
2.鼻内镜下止血术
鼻内镜下止血术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利用内窥镜技术对引起出血点进行观察和处理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该手术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血部位及周围结构,便于找到并精确止血;对于反复发作且药物治疗无效者有较好效果。
3.激光止血
激光止血是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直接作用于出血点,使微血管凝固而止血的过程。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止血迅速等特点,在门诊即可完成;适用于表浅性、较小面积的出血。
4.血小板功能增强剂
血小板功能增强剂包括肾上腺素类、胶原蛋白类等药物,可提高血液黏稠度,促进血小板聚集,达到止血目的。这类药物通过改善血液循环状态间接发挥止血作用;适合因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的轻度到中度出血。
5.口服维生素K
维生素K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可通过口服补充剂或食物摄入,其作用机制为促进凝血因子合成。维生素K缺乏可能导致凝血障碍,因此补充该物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相关出血问题;对于轻微的鼻出血有益。
在处理鼻出血时,应首先保持头部直立位,避免低头姿势,以免增加回心血量,诱发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同时应避免剧烈擤鼻涕、挖鼻孔等行为,以防加重损伤,延长恢复时间。

2024-03-15 22:54

举报

医生回答(4)

柴东东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在线免费咨询处理鼻出血:以1%丁卡因作鼻粘膜表面麻醉,或用1%普鲁卡因或1%利多卡因加稀释异丙基肾上腺素局部注射,作麻醉及初步止血,然后用仪器或药物使出血点或小出血区局部组织凝固以制止出血。仪器可用高频电刀、双极电凝器、电烙器、透热器或激光器的聚集光束等;药物可选30%~50%硝酸银、50%三氯醋酸或纯铬酸等。凝固时以出现明显白膜为主,用药时应避免将棉签在粘膜上摩擦或有多余药液流到健康粘膜上。还应注意勿在鼻中隔两侧对应部位同时进行凝固,以免发生穿孔。

2015-09-28 17:50

举报

廖海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在线免费咨询处理鼻出血:以1%麻黄素生理盐水或凝血质或凝血酶紧塞鼻腔5min至2h。渗血较剧者可选用各种止血海绵,如淀粉海绵、可吸收性明胶海绵、氧化纤维素、纤维蛋白等,浸于凝血酶溶液中,对鼻腔无刺激性,且易被吸收。中药马勃、血余炭末、海螵蛸、槐花,白芪及紫球草等,经制作消毒可用于鼻腔出血。对局部损伤轻、病人痛苦小。马勃附着力强,能加强血小板的破坏,有助于血块形成。

2015-09-28 17:50

举报

李志恒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在线免费咨询处理鼻出血:对出血剧烈者,不宜从容检查,此时除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外,还要迅速判断是否有出血性休克。发生休克后鼻出血常自行停止,切不可误为已愈。应注意休克前期症状,如脉块而细弱、焦虑、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渴、冷汗、胸闷等。若出血量达500~1000ml,应注意保温,取侧卧位,给氧,立即静脉输液。收缩压低于11.3kPa(85mmHg)时,说明血容量已损失较多,应及时输血。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对估计急性鼻出血量并无参考价值。

2015-09-28 17:50

举报

葛博龙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在线免费咨询处理鼻出血:创伤性鼻出血是因各种外力因素引起的鼻出血,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如挖鼻过深,喷嚏或擤鼻过程中,剧烈咳嗽,插鼻饲管及鼻腔异物摩擦,以及粉尘,化学物质的刺激等,均可引起鼻出血,打扑,撞跌,各种车祸均易伤及鼻部引起出血,战时钝挫伤,撕裂伤,鼻骨及鼻窦骨折,鼻邻近组织损伤,头颅外伤常引起严重鼻出血,也常伴有脑脊液鼻漏,甚至是致命性鼻出血。创伤性鼻出血的检查可用后鼻镜或光导纤维鼻咽镜检查。鼻窦内出血,血液常自鼻道或嗅裂流出。除了寻找出血点外,并作必要的全身检查(测量血压、血常规检查、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测定、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及血小板计数等)。有时尚须与有关科室共同会诊,寻找病因。

2015-09-28 17: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鼻出血 (鼻衄)

鼻出血(epistaxis)又称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多数出血可自止。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