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大肠类癌
补充说明:大肠类癌
a******W 2015-07-29 18:3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大肠类癌的治疗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内镜下摘除、化学药物疗法、靶向治疗和放射治疗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
1.手术切除
对于可触及的大肠类癌,首选手术切除,由结直肠外科医生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此方法直接移除肿瘤,防止其进一步扩散至周围组织及远处器官。
2.内镜下摘除
内镜下摘除适合表浅且较小的大肠类癌,通过结肠镜或直肠镜进行非侵入性操作。该技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的优点,能完整摘除病变组织并减少并发症风险。
3.化学药物疗法
化学药物疗法通常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周期性用药。该措施针对无法完全切除或术后复发病例,旨在杀死微小残留病灶;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4.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需根据患者基因检测结果制定个性化方案,在内科医师监督下持续服用特定分子靶向药物。这类药物选择性作用于肿瘤细胞上的分子标志物,阻断其生长信号路径;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类癌。
5.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需要分阶段进行,每次治疗间隔一定时间,总疗程数依个体差异而定。该措施主要针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大肠类癌,利用高能量射线摧毁癌细胞;对提高生存率有积极作用。
定期复查是监测大肠类癌的重要手段,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以及血液CEA水平监测。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也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
2023-12-28 04:30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大肠类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呈局部性、浸润性生长,很少转移。类癌好发于胃、十二指肠及小肠憩室、阑尾、回肠、直肠等处。10%的类癌患者伴随类癌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出汗、面部潮红、腹泻、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腹痛等症状。
大肠类癌病因不明。有报道大肠息肉、炎症性肠病、胆囊切除术后大肠类癌发病率升高。另有研究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
1.胃肠道类癌中发现最多的是阑尾类癌,超过阑尾肿瘤的80%,常位于阑尾尖部,瘤体小,很少引起临床症状。瘤体较大时,易发生机械性阻塞,与急性阑尾炎相似。
2.直肠类癌可发生于直肠的任何部位,前壁多于后壁,瘤体直径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便秘或腹泻)、直肠出血、疼痛等。
大肠类癌3.结肠类癌常位于盲肠、升结肠。瘤体比其他部位大,常发生转移,与结肠腔体较大、早期无症状而不易发现有关。
10%的类癌患者伴随类癌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出汗、面部潮红、腹泻、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腹痛等症状。
纤维结肠镜检查,可发现病灶,并取活检,病理学检查有助本病诊断。
大肠类癌早期无自觉症状,腹部或有间歇性隐痛,大便习惯多无改变,有时可有轻度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随着病情发展,腹部胀满可有持续性钝痛,大便习惯明显改变,出现稀便或脓血便及血便。晚期常表现为贫血状,消瘦,腹部持续性钝痛,或阵发性加重,当出现肠梗阻时,可表现为高度的腹胀、腹部绞痛,并伴有恶心、呕吐。根据以上症状可作临床诊断。
2015-07-29 18:47
举报向医生提问
大肠类癌(Carcinoid)又称嗜银细胞瘤,发生于肠粘膜腺体的嗜银细胞(Kulchitsky细胞),这种细胞呈嗜铬性。因多从粘膜层的下部发生,早期即延伸至粘膜下,曾归属于粘膜下肿瘤。本病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多呈局部性浸润性生长而少有转移。类癌好发于阑尾、小肠、直肠、胃、十二指肠及小肠憩室处。
多发人群:30~40岁多发
典型症状: 腹部不适 便血且血与粪便混合 肛门区红肿及痛性硬块 排便频率异常 腹泻与便秘交替
临床检查: 腹部不适 便血且血与粪便混合 肛门区红肿及痛性硬块 排便频率异常 腹泻与便秘交替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3000元
左氧氟沙星片
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1.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2.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3.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4.伤寒。5.骨和关节感染。6.皮肤软组织感染。7.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复方斑蝥胶囊
破血消瘀,攻毒蚀疮。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等。
肠炎宁颗粒2克
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氨溴特罗口服溶液
用于治疗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引起的咳嗽、痰液粘稠、排痰困难、喘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