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血热怎么办
补充说明:血热怎么办
a******W 2015-06-14 13:0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血热可以考虑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滋阴降火、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指导。
1.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可选用黄连、黄芩等中药内服,也可外敷如金银花、蒲公英等药膏。此方法适用于缓解由血热引起的口舌生疮、皮肤瘙痒等症状。因为这些药物具有清泻体内火热邪气的作用,能减轻上述不适表现。
2.凉血止血
若患者存在咯血、衄血等出血倾向,可遵医嘱使用大蓟、小蓟等中药材煎煮服用。上述两种药材能够起到凉血止血的功效,对于改善血热所致的出血现象有一定的作用。
3.滋阴降火
如果血热导致身体虚弱、心烦失眠等情况出现,则需要通过滋阴降火的方式来进行调理,比如口服知柏地黄丸、天王补心丹等中成药。以上两种药物均属于滋阴类的中成药,能够有效缓解因血热引起的身体不适。
4.活血化瘀
针对血热引发的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等方式刺激穴位来促进气血运行。中医认为“久卧伤气”,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容易使气血郁滞而不畅,从而加重血热的症状。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等有助于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在中医学中,血热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情志不畅等原因导致的,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如辣椒、生姜等,同时注意情绪调节,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下。
2024-01-14 12:2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血热[1]是指体内阳气过盛,火热内生,血行加快或血行力量过大,导致脉络受伤,血液流于血管之外的一种现象。血热多由邪热入血所致,也可由于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而导致血热,亦称血分热,即血分有热。临床以血液妄行,午后发热,甚者则神昏,吐衄、咳咯、溺血,女子月事先期而来,脉弦而数,法当凉血为主要症状。小儿发热证型之一。
病因介绍
血热中医认为正常状态是血在温暖的气息下运行,遇到寒气就会凝滞。如果体内阳气过盛,火气很大,血液过热则血行加速,脉搏跳动变急,甚至会伤害脉络、耗损阴气。
第一、遗传
父母是血热体质,孩子血热体质的概率就会高,特别是母亲有血热的症状出生的小孩子有70%有血热,这以得到统计数据证实。
第二、饮食
身体健康的人在身体内部阳气旺盛,当大量摄取辛辣刺激的食品助长阳气的人,会在短时间内造成血液加热长时间下就就会造成血热体质
第三、环境
非常热的环境中工作,暴晒过度,出汗过度,没有及时补充水分等等的人易形成血热体质。
第四、情绪
情绪激动或抑郁等过于大的波动会在体内化为火气,也会加热血液,造成血热症状。
2
临床症状
血热初发或复发病不久。皮疹发展迅速,呈点滴状、钱币状或混合状。常见丘疹、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斑片,潮红、鲜红或深红色。散布于体表各处或几处,以躯干、四肢多见,亦可先从头面开始,逐渐发展至全身。新皮疹不断出现,表面覆有银白色鳞屑,干燥易脱落,剥刮后有点状出血。可有同形反应;伴瘙痒、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赤,苔薄黄或根部黄厚,脉弦滑或滑数。
血热炽盛病机,主要表现 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热象:血热多属阳盛则热之实性、热性病机和病证、并表现出热象。
二、血行加速:血得热则行,可使血流加速,且使脉道扩张,络脉充血,故可见面红目赤,舌色深红(即舌绛)等症。
三、动血:在血行加速与脉道扩张的基础上,血分有热,可灼伤脉络,引起出血,称为“热迫血妄行”,或称动血。
四、扰乱心神:血热炽盛则扰动心神,心主血脉而藏神,血脉与心相通,故血热则使心神不安,而见心烦,或躁扰发狂等症。
2015-06-14 13:10
举报向医生提问
神昏是不省人事,神志不清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中医文献还有“昏迷”、“昏蒙”、“昏厥”和“谵昏”等名,均属神昏的范畴。西医的急性传染性和急性感染性疾病,在出现中毒反应过程中常见的神昏,肺性脑病、心脑缺血综合征、肝性脑病、酸中毒、尿毒症、药物和食物中毒等出现神昏者,均可参照本证辨证救治。
多发人群:老弱病残、高血压、高血脂人群
典型症状: 意识丧失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