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夏季热怎么办
补充说明:夏季热怎么办
a******W 2015-05-30 21:2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夏季热可以采取物理降温、中药调理、补液治疗、针灸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避免脱水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1.物理降温
通过使用退热贴、湿毛巾敷于腋下、腹股沟处等方式帮助降低体温。这些部位的大血管通常比较丰富,能够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从而起到辅助降低体温的作用。
2.中药调理
可选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如金银花露、连翘败毒片等口服;儿童则需遵医嘱服用。上述药物具有祛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缓解夏季炎热引起的不适有较好效果。
3.补液治疗
电解质补充剂如口服补盐液或静脉输注平衡盐溶液可用于维持体内水分及电解质平衡。高温条件下身体排汗增多导致水分丢失过多引起电解质紊乱,此时补液治疗有助于纠正脱水状态并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
4.针灸疗法
针对特定穴位如曲池穴、合谷穴等进行针刺操作,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完成。传统中医学认为夏天气温高会导致气血运行加快而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脏腑功能来平抑内火。
此外,应密切监测孩子的病情进展,尤其是注意观察是否有脱水迹象,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024-02-04 05:4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中医理论认为婴幼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不耐暑热熏蒸,暑热乘虚侵袭肺胃,肺气失宣则汗闭,汗闭热不能泄,因而发热不退;暑气内蕴,耗伤胃内阴津,而致口渴喜饮;暑热伤气,气不能化水,故尿清长而频。汗与小便,同属津液所化,异物同源,汗闭尿更多,尿多阴津更伤,结果患儿便口渴喜饮。如此形成发热、无汗、多饮、多尿的主要症状。且气候愈热,体温愈高,即使用解热药,也无法使体温下降,只有在气候凉爽或雨后,体温才有所下降。到秋凉之后,上述症状便可不治而愈。 虽然“夏季热”可不治而愈,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因“夏季热”长期发热,会加快机体新陈代谢,消耗增加,抵抗力降低,若不及时防治也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而且容易产生并发症。 对小儿“夏季热”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而用中药防治本病效果较好。
2015-05-30 21:26
举报向医生提问
柴银颗粒
中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咽痛。
维生素B1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肝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
1.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2.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3.用于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4.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5.用于治疗顽固性水肿; 6.用于治疗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4克
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属痰热壅肺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