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耳鼻喉科> 梅核气> 痰饮怎么办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痰饮可通过健脾祛湿、温阳化饮、利水消肿、理气化痰、活血化瘀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健脾祛湿
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整及适量运动来实现脾胃功能的恢复和湿邪的排除。此方法旨在增强体内气血运行,改善痰湿内盛所致的不适症状。具体而言,该措施有助于消除体内的湿邪,促进痰液排出,从而缓解相关症状。
2.温阳化饮
采用温补阳气的方剂或药物如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来提升身体的温度。此法针对寒湿困阻所引起的痰饮有效。因为温阳可助于化解体内的寒湿之邪,使痰饮得以消散。
3.利水消肿
可通过使用茯苓、泽泻等中药材煎煮服用或者选择相应的利尿剂来进行治疗。上述措施能够增加尿液排泄量,减少体内水分潴留,从而达到消退水肿的目的。这一措施对于因水湿停滞而引发的痰饮有益处。
4.理气化痰
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流通,辅助化痰。该方法适用于痰湿积聚导致的痰饮现象。其作用机制在于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进而帮助消化食物并促进痰液排出。
5.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通常需要配合医生使用丹参片、三七粉等药物进行处理。上述药物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液流动速度,有利于减轻痰饮的症状。
患者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痰湿体质。此外,建议定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助于改善体质。

2024-01-14 17:12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琳玲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痰饮为有形之阴邪,故痰饮形成以后,具有湿浊粘黏滞特性,既可阻滞气机,影响经脉气血运行,又可表现病证缠绵难愈。痰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引致诸多病证的发生,症状表现各不相同。痰阻于肺,肺气宣降不利,则出现胸闷、咳嗽、气喘、痰多;痰阻于心,心血运行不畅,常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神昏、痴呆,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喉中痰鸣,两目上视,手足抽搐;痰火扰心,则失眠心烦,躁狂妄动,语言错乱,或打人毁物;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则胃脘痞满,恶心呕吐痰涎;胆郁痰扰,则惊悸不寐,烦躁不宁,口苦呕恶,胸闷胁胀,头晕耳鸣;痰浊上犯于头,干扰清空,则眩晕、昏冒、头重;痰气凝结咽喉,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称为梅核气;痰在经络筋骨,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膈,则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则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饮在腹中,则腹胀大如鼓,腹壁青筋显露,形体消瘦,尿少。有痰饮的患者舌苔多滑腻,脉象多滑、弦或沉迟。

2015-05-30 21:0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痰饮

痰饮是痰和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推荐医生更多

汪玉娇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杨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刘娇媚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孙红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李艳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胥琨琳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