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早产> 低体重儿的中医治疗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低体重儿的中医治疗可以考虑营养调理、针灸疗法、推拿、中药外敷等方法。如果体重增长缓慢或伴有其他并发症,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营养调理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辅食摄入等方式改善患儿体质,促进生长发育。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及补充必要的能量储备。
2.针灸疗法
选择特定穴位进行电针刺激,如脾经腧穴足三里、胃经腧穴中脘等;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针灸可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通、改善食欲不振等问题。适用于低体重儿因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
3.推拿
运用特定手法作用于患儿腹部、背部等部位,每日一次,每次持续5-10分钟。推拿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对于缓解低体重儿生长迟缓、消化吸收障碍等情况有益处。
4.中药外敷
将适量具有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功效的中药材研磨成细粉后加水调制成糊状,外敷于神阙穴、关元穴等位置。此方法旨在利用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内发挥其作用,从而达到改善低体重儿虚寒内盛所致之诸症的效果。
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综合调理,定期评估患儿生长发育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024-02-10 13:37

举报

医生回答(1)

姚良红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这里说的早产低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在2.5千克以下的不足月新生儿,医学上也叫未成熟儿。
医院里将出生2千克以下的极低体重儿,放在新生儿培养箱内进行特别护理,待体重超过2.5千克后才可出院。这样的孩子出院后,身体仍然很弱,做父母的要非常小心地加以护理才好。
注意保暖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被窝的温度应保持在30~32℃,房间要经常开窗通空气。换尿布时动作要快,不要凉着孩子。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但寒冷季节,也要控制,以保温。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
防止感染 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
精心喂养 早产儿体重增长快,营养供给要及时,最好是母乳喂养。住院时,妈妈挤出奶来由护士喂,回家后就可以直接喂奶了。吃奶量可根据孩子的体重来确定,一般说来,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150~180毫升,2.5千克重的婴儿每天喂350~450毫升就可以了。喂奶的次数每天7~9次或按需哺乳。早产儿消化吸收能力差,易呛奶、呕吐,睡觉时头部宜侧位,以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2~3小时变换体位一次,每2天称体重一次,以了解体重的增长,若体重不增,应查明原因。与健康新生儿相比,黄疸持续时间长,有的早产儿出生1个月后,黄疸仍不能完全消失。
保持安静 早产儿的居室要保持安静、清洁,进入早产儿的房间动作要轻柔,换尿布、喂奶也要非常轻柔、敏捷地进行,不能大声喧哗,或弄出其他刺耳的响声,以免惊吓婴儿。
有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①体温下一步降到35℃以下,或上升到38℃以上,采取相应的升温或降温措施后,仍没有效果者;②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时;③吃奶骤减,脸色蜡黄,哭声很弱时;④突然发生腹胀时;⑤发生痉挛、抽搐时。
不足月生的婴儿要特殊护理到什么时候呢?一般来说,体重要达到3千克以上,每次的吃奶量在100毫升以上,或者体重的增长每天在30克以上时,就可以与足月的婴儿一样养育了。

2015-05-01 14:2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足月小样儿 (低体重儿)

足月小样儿是指出生体重比同龄正常体重低25%的小样儿中最常见的,胎龄在38至42周之间而体重在2500克以下的小样儿。世界上每年约24万婴儿的出生体重<2500g,其中足月小于胎龄儿占30%-40%,我国小于胎龄儿发病率为5%-10%,占低出生体重儿的 50%-60%,足月小于胎龄儿体重多在2500g以下,非匀称型较多,此类婴儿因孕周已足,但出生后能力低下,容易发生胎粪吸入、低体温、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宫内感染等先天异常,尤其可发生发育、神经行为及智力落后,且小于胎龄儿死亡率为正常足月儿的8倍,因此近来对小于胎龄儿的治疗已受到重视。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