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胃病> 胃病体重减轻

精选回答(3)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精通内镜下操作、治疗,已开展胃、肠镜近9万例,小肠镜、胶囊内镜千余例

提问

胃病体重减轻可能是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胃溃疡、胃息肉、胃癌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存在胃病,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合理饮食,过多吃一些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就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营养物质大量流失,从而出现体重减轻的现象。建议患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比如菠菜、芹菜、苹果、香蕉等,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

2、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功能紊乱可能是精神心理障碍、胃肠道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还可能会导致食欲不振,进而导致体重减轻。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药物来促进胃动力,改善不适症状。

3、胃溃疡

胃溃疡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原因引起的,可能会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从而出现胃痛、胃胀等症状,还可能会导致食欲不振,进而导致体重减轻。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来保护胃黏膜,缓解不适症状。

4、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可能与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如果患者的胃息肉体积较大,可能会导致胃部不适,从而引起食欲不振的情况,导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胃息肉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胃癌

胃癌是指发生在胃部的癌症,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消化不良、呕血等症状。如果患者的胃癌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吸收障碍,从而引起体重减轻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化疗、放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7-22 02:18

举报

杨春光 主治医师 吉林市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胃炎,胰腺炎,及常见内科疾病,传染病的诊治。

提问

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让人体重减轻,主要是影响吸收和消化的问题,食欲不好的话,能量摄入不足就会影响起重,但是不要太过于在意体重的轻度变化,每天吃饭和不吃饭,消耗,运动体重都是有所不同的无言的话建议检查幽门螺杆菌和胃镜,正规治疗,饮食上注意清淡规律,不能暴饮暴食

2019-03-07 15:44

举报

戈慧颖 医师 大庆油田总医院 三甲

擅长:内分泌,糖尿病,甲状腺,皮质醇增多症。心血管疾病,消化科疾病。

提问

你这种主要就是胃肠道的炎症慢性的炎症导致的,进食食物后由于消化系统的炎症食物不能及时消化导致情况属于

2015-03-09 19:15

举报

医生回答(2)

张绅德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胃病引起的体重减轻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营养补充剂、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胰酶替代疗法、质子泵抑制剂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饮食调整
通过减少高脂肪、辛辣食物摄入量,增加蛋白质及易消化食品比例,来改善胃肠功能吸收。高脂、辛辣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影响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而适当提高蛋白质和易消化食品的比例有助于修复受损部位并促进身体恢复。
2.营养补充剂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维生素B族、叶酸等口服制剂,在医师指导下按时服用。B族维生素对于维持正常新陈代谢至关重要,缺乏可能导致食欲不振及能量消耗过快;叶酸参与红细胞合成,可缓解贫血引起的乏力现象。
3.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经过医生确诊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按处方方案接受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慢性胃炎,长期存在会导致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进一步发展为胃癌前病变。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有效预防胃癌发生。
4.胰酶替代疗法
根据医嘱确定剂量,通常于餐时或餐后立即口服,持续至症状改善。胰酶有助于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从而减轻胃部负担,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5.质子泵抑制剂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兰索拉唑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复。
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同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进餐和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

2024-03-18 17:42

举报

李芯蕾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粘膜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大多数浅表性胃炎患者缺乏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常有上腹部胀闷、嗳气、吐酸、食欲减退,或无规律上腹隐痛,食后加重等诸多表现。临床可用针灸治疗,常选用内关、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等穴。痞满甚者,加刺膻中、章门;情志抑郁者,加刺期门、太冲;上腹痛甚者,加上脘、梁丘;食滞者加解溪;长期消化不良者,加刺下脘、胃俞、脾俞。亦可采用灸法,选用中脘、足三里、胃俞、脾俞等穴,使用艾条灸或隔姜灸

2015-03-09 19:0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