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网状青斑是一种以皮肤出现网状或线条状青褐色斑疹或斑片为特征的微循环障碍性疾病。
网状青斑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当病变部位毛细血管痉挛或栓塞时,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可导致皮肤呈现网状青褐色斑疹或斑片。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温度降低、麻木感、刺痛感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皮肤萎缩、色素沉着加深等现象。
可以通过超声多普勒检查、红外热图成像仪检测等方式来评估下肢动脉的功能状态。必要时还可遵医嘱进行活检,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皮肤疾病。该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针对原发病因进行处理。如雷诺病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钙通道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缓释片、盐酸地尔硫卓片等药物扩张外周血管;糖尿病足则需控制血糖水平并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如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以及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穿着保暖舒适的衣物,特别是冬季要注意手脚的防寒保暖。

2023-12-25 00:04

举报

医生回答(1)

欧澈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网状青斑症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局部血液循环失调性血管疾病.以皮肤出现持续性青紫色网状变化为其临床特征.持久的功能性血管改变发展成器质性病变时称为网状青斑血管炎,本病临床比较少见. 本病属中医“血淤证”的范畴.亦有人认为本病属“隐疹”.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对于原发性网状青斑症的原因不清楚.继发性网状青斑症可以继发于许多疾病,如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类风湿性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皮肌炎等.但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2、病理改变 极少数病情严重和病程较长的患者,皮肤小动脉因长期痉挛而使内膜增生.细小静脉增厚张力不易恢复,并见淋巴细胞浸润,有些部位的小动脉肌膜亦见轻度增厚,血流缓慢,氧离合缓慢.个别病例见小动脉管腔闭塞,导致皮肤梗塞和溃疡形成. 3、中医病因病机 营卫不和,外感风寒,气血凝滞,或卫阳不固,腠理不密,脉络空虚,风寒乘袭,阻于络脉.寒凝阳气受阻,脉络迂曲,气血逆乱,而致网状斑纹,或因情志抑郁,失于疏泄,气郁化火,搏于血脉,络脉淤阻而成. 4、病史 1.原发性网状青斑症多发于正常儿童和青年女性. 2.继发性网状青斑症多继发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类风湿性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偶发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寒冷诱发蛋白血症以及过敏性皮炎、过敏性血管炎、烧伤和辐射热损伤等. 5、临床表现 很少有自觉症状,多见4肢皮肤呈淡红色至蓝色的皮肤斑点,似网状或花边形分布.网状青紫之间肤色正常,或稍苍白,躯干偶见受累.有时可见下肢皮肤复发性溃疡,罕见趾坏疽.临床有3种常见类型. 1.云石状皮:见于轻型,通常因呈色不同,如同“化妆品样污点”,但受寒明显,遇暖则趋向消失.这种类型在居民中10分常见,多伴雷诺现象. 2.连续性特发性变异:呈持续性而分布广泛,受寒加剧,温暖不消褪.常见于年轻女性,严重的可合并皮肤溃疡. 3.症状性或继发性网状青斑:皮肤更为严重,常在闭塞性动脉疾病,胶原性疾病, 内分泌疾患,感染,某些神经性疾患,药物反应,血液黏稠度增高状态及高血压病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或为其前驱表现. 6、诊断标准 诊断网状青斑症时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在遇暖后网状青斑多减轻,有时可消失的特点,就可以诊断.对继发性网状青斑症要考虑原发病的症状,并和原发性疾病有关.. 网状青斑(livedeticularis)系因患处皮肤内垂直小动脉痉挛使末稍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皮肤呈青紫色的网状变化.持久的功能性血管改变发展成器质性血管病变,即成为网状青斑性血管炎. 【诊断】 1.有特发性和症状性两类:后者可继发于高血压病、结核、肝损害、结节性多动脉炎、SLE、皮肌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皮质类固醇增多症等. 2.患处皮肤呈青紫色或紫红色的网状变化.冬天发病或加重,夏天减轻或消失.一般无自觉症状. 3.多对称性分布于双下肢.尤以下肢近端为重.亦可发生于前臂及躯干部. 4.多见于中青年女性. 【治疗】 1.一般注意防寒保暖. 2.症状性表现必须治疗原发病. 3.扩管剂药物:维生素PP(商品名烟酸,nicotinicacid),100mg,每日3次,口服.或硝苯地平(nifedipin,商品名心痛定),10mg,每日2~3次,口服.病情严重者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 1.中医药:如丹参制剂,口服或静脉给药.

2015-03-02 22:1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网状青斑 (网状青斑症,网状窒息)

网状青斑(livedoreticularis)是一种由于皮肤局部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致使细小动脉痉挛和细小静脉扩张,血液淤滞而出现的皮肤局限性紫蓝色网状青斑。根据其发病特点,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前者为一种生理现象,多见于正常儿童及成年女性;后者为一些疾病的皮肤表现。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