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外伤性白内障> 外伤性白内障的原因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外伤性白内障可能由外伤导致晶状体损伤、外伤后眼压升高、外伤后炎症反应、外伤后代谢异常、外伤后血液循环障碍等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外伤导致晶状体损伤
外伤引起晶状体结构破坏,导致其光学性质改变,从而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对于外伤性白内障,可通过晶状体切除术进行治疗。
2.外伤后眼压升高
由于外伤导致前房出血或者瞳孔阻滞等,使眼内的压力增加,进而对晶状体造成压迫和损害,诱发白内障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滴眼液、盐酸左旋肾上腺素滴眼液等来降低眼压。
3.外伤后炎症反应
外伤会引起眼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包括角膜炎、葡萄膜炎等,这些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晶状体混浊,形成白内障。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减轻炎症,例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
4.外伤后代谢异常
外伤会导致机体应激反应,引起血糖波动和电解质失衡,这些因素会影响晶状体的正常代谢过程,导致蛋白质变性,逐渐形成白内障。对于存在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需要监测血糖水平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如遵医嘱口服格列齐特片、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等降糖药物。
5.外伤后血液循环障碍
外伤会造成局部血管痉挛或破裂,影响晶状体的血液供应,长期的血流不畅会导致晶状体营养不良,发生混浊。改善微循环是预防和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重要手段。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如复方丹参片、三七片等。
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此外,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眼部损伤。

2024-02-08 02:48

举报

医生回答(1)

郑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白内障主要分为皮质性和核性两大类,皮质性白内障是最多见的类型,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
  (1)初发期:最初在晶状体赤道部的皮质出现放射状的乳白色楔状混浊,其基底在赤道部,尖端向瞳孔中心,混浊条纹之间皮质仍然透明,散瞳后,用彻照法检查可见晶状体的赤道部红色背景上出现黑色的楔状条状阴影,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混浊位于周边部呈羽毛状,初期混浊发展甚慢,可达数月甚至数年,有的长期停留在此阶段而不发展.
  (2)未熟期:晶状体赤道部的楔状混浊逐渐扩大并继续向瞳孔区和深层发展,全晶状体外观上呈现乳白色的混浊,但混浊并不均匀,原来的各个楔状混浊互相融合后,仍可清楚地显示放射状条纹,此期皮质层水分增加而使晶状体膨胀,前房变浅,可发生继发性青光眼,因皮质尚未完全混浊,虹膜投影存在.
  (3)成熟期:晶状体皮质完全混浊,外观上呈弥漫性乳白色,晶状体的膨胀完全消退,前房深度恢复正常,虹膜投影不存在.
  (4)过熟期:晶状体皮质的蛋白质变性继续发展,纤维结构已完全破坏,外观上,放射状条纹消失,晶状体呈均一的白色混浊,由于分解产物及水分不断排出,前房可变深,虹膜震荡,前囊混浊而皱褶.由初发期至成熟期所需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为5~10年不等,也有发展较快者.
建议早中期白内障,用中医外治疗法,9天就解决问题,无副作用.

2015-03-02 16:2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外伤性白内障

直接或间接性机械损伤作用于晶状体,可使其产生混浊性改变,称作外伤性白内障(traumatic cataract)。患者多见于儿童、青壮年男性和战士。常见的有三种类型,即钝挫伤、爆炸伤和眼球穿通伤所引起的白内障。由于致伤的因素和局部的表现不同,本病有多种名称。大多数病例可述及明显的外伤史,然而切不可忽视“否认外伤史”的外伤性白内障,尤其在婴幼儿。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