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面部肌肉萎缩可采取肉毒素注射、面部表情肌训练、面部磁疗、营养支持治疗、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通过专业医生操作,在特定部位定点注射,通常每3-6个月一次。肉毒素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暂时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减少肌肉收缩,从而缓解面部肌肉萎缩的症状。
2.面部表情肌训练
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微笑、皱眉等动作来锻炼面部肌肉,每日训练时间及强度应逐渐增加。通过主动运动增强面部肌肉力量和耐力,有助于改善面部肌肉萎缩状态。
3.面部磁疗
利用磁场作用于面部区域,每次治疗持续时间依医嘱而定。磁疗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对于某些类型的面部肌肉萎缩有效。
4.营养支持治疗
提供均衡饮食,包括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以及必要时补充维生素B族。良好营养状况有助于维持神经功能和肌肉健康,对因缺乏营养引起的面部肌肉萎缩有益。
5.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根据医师处方选择合适的神经营养药物如谷维素、甲钴胺片等,并遵循医嘱服用。这些药物具有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的作用,可辅助治疗由神经损伤导致的面部肌肉萎缩。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护理以预防感染,同时避免使用可能加重面肌痉挛的药物,如咖啡因类饮料。睡眠姿势也应注意调整,避免长时间压迫一侧脸部,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

2024-01-20 18:27

举报

医生回答(1)

谢亚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肌肉萎缩有神经失用性的原因也有病理萎缩性的原因,一般是神经失用性的比较多,是因为神经受损了。建议先到康复科就诊,明确萎缩的病因,然后看是否能通过康复治疗达到复用。

2015-02-10 08: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

  • 症状起因:目前肌肉萎缩尚无统一分类,我们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病原因分类如下。 一、神经源性肌萎缩 主要是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见于脊椎椎骨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部病变和脊髓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症等。 二、肌源性肌萎缩 常见于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等、缺血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等。 三、废用性肌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系由肌肉长期不运动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四、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如恶病质性肌萎缩、交感性肌营养不良等。

  • 可能疾病: 痿证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项痹 颈肋畸形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外科

适用药品

盐酸托哌酮胶囊

用于治疗1.闭塞性血管病:如脑动脉硬化动脉硬化、血管内膜炎等。2.中风后遗症、脑性麻痹症、痉挛性脊髓麻痹症、肌萎缩性侧硬化、及各类神经末梢疾患等。3.中枢性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4.各类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头痛、眩晕、面部潮红、肢体麻木、记忆力减退及耳聋等。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MDD)的治疗:重症抑郁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盐酸乙哌立松片

中枢性肌肉松弛药。1.用于改善下列疾病的肌紧张状态:颈背肩臂综合症,肩周炎,腰痛症;2.用于改善下列疾病所致的痉挛麻痹:脑血管障碍,痉挛性脊髓麻痹,颈椎病,手术后遗症(包括脑、脊髓肿瘤),外伤后遗症(脊髓损伤、头部外伤),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婴儿大脑性轻瘫,脊髓小脑变性症,脊髓血管障碍,亚急性脊髓神经症(SMON)及其它脑脊髓疾病。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