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耳鼻喉科> 咽部异物感> 神经痛什么治疗方法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神经痛可以考虑神经阻滞、抗抑郁药、抗惊厥药、非甾体抗炎药、肉毒素注射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神经周围,暂时性地减少神经活动,通常由专业医生在医院操作。此方法通过减少神经传导来缓解疼痛,适用于特定类型的神经性疼痛。
2.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需遵医嘱定期服用。这类药物能调节大脑内神经递质平衡,改善情绪状态及减轻慢性、持续性神经源性疼痛。
3.抗惊厥药
抗惊厥药包括卡马西平片、钠注射液等,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剂量并按时服药。此类药物具有稳定细胞膜电位的作用,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频率,从而缓解神经性疼痛。
4.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主要有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患者应按说明书指示使用。这类药物能够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镇痛效果,适合轻至中度神经性疼痛。
5.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注射是在门诊条件下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无创微注射,通常为间隔周期性注射。肉毒素作用于肌肉,减少异常活动导致的神经冲动传递,从而缓解某些形式的神经性疼痛。
在接受任何治疗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确定最适合患者的方案。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4-01-14 01:34

举报

医生回答(1)

谢廷坤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内科治疗方面,卡马西平是药物治疗最佳药物,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膜内钾离子外出,钠离子进入膜内,恢复钾钠离子平衡,消除异电位,使面部疼痛消失。也进一步说明了疼痛发作的机理。一旦无效,主张凡是面部长期激烈疼痛,首选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根据头颈部位长短粗细分为细长、粗短及中间型,手术提出吕式体位,切口选择原则:细长型与中间型采用斜行切口,粗短型采用横行切口;微血管压迫神经分为接触、压迫、粘连包绕及贯串型。第一关把关的扁桃体你给切除了,那么咽就是你的第一关把关的了,所以经常会出现疼痛,这都是因为你的底抗力下降所因起的,建议你用中药调解一下内热,咽不痛了,再去补增底抗力.不然疼痛时时都会跟着你的哟! 因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刺激邻近血管神经而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或反射性耳痛、头颈部痛和涎腺增多等症状的总称。常见于成年人。起病缓慢,病史长短不一,常有扁桃体区、舌根区疼痛,常为单侧,多不剧烈,可放射到耳部或颈部,吞咽时加重。咽异物感或梗阻感较为常见,多为一侧,吞咽时更为明显,有时在讲话、转头或夜间加重。也可引起咳嗽、当颈动脉受到压迫或磨擦时,疼痛可从一侧下颌角向上放射到头颈部或面部。有时可有耳鸣、流涎、失眠等神经衰弱的表现。查体:触诊扁桃体区可扪到坚硬条索状或刺状突起,患者可诉此处为不适之处,并可诱致咽痛或咽痛加重。多为单侧过长。茎突线片常显示其长度过长,或有偏斜、弯曲等情况。

2015-02-08 08: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神经痛 (痛性抽搐)

疼痛是神经科常见症状之一,此种疼痛是指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条件下而感到的疼痛,又称为自发痛。自发痛的种类很多,按病变的部位可分为周围神经性痛和中枢神经性痛。

  • 症状起因:疼痛是神经科常见症状之一,此种疼痛是指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条件下而感到的疼痛,又称为自发痛。自发痛的种类很多,按病变的部位可分为 一、周围神经性痛 1、三叉神经痛 常见于炎性浸润、动脉粥样硬化压迫以及桥小脑角肿瘤、鼻咽癌、三叉神经节肿瘤、脊索瘤、多发性硬化等。 2、蝶腭神经节痛、翼管神经痛、膝状神经节痛 见于副鼻窦炎、蝶窦炎、筛窦炎、鼻腔结构变形、鼻中隔弯曲因机械性压迫中鼻甲、颅底骨折、转移癌、带状疱诊病毒感染等。 3、枕大神经痛 常见于神经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疟疾、风湿病、糖尿病、甲状腺病,酒精、铅中毒,枕部、颈部外伤,颈椎病、类风湿性脊椎炎或转移癌,颅底凹入症、枕大孔狭窄、寰枕融合、寰枢脱位、上颈椎椎体分隔不全、小脑扁桃体下疝,椎管内肿瘤、枕大孔区肿瘤、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脊髓空洞症,枕下关节韧带损伤、寰椎前后弓骨折,寰枢椎半脱位、颈肌损伤等。 4、肋间神经痛 常见于感染性和中毒性神经根炎、胸膜炎、慢性肺炎、主动脉瘤、二尖瓣狭窄、胸腔器官病变、胸椎结核、肿瘤、强直性脊柱炎、脊髓瘤、脊髓炎症等脊柱病变,肋骨瘤、肋骨骨折、骨痂、带状疱疹。 5、颈肩臂神经痛、臂丛神经炎 常见于颈椎骨关节病、颈部肿物、肿瘤、带状疱疹、流行性感冒、斑诊伤寒流及疟疾等感染,受寒、接种异种血清疫苗。 6、尺神经痛、正中神经痛和股外侧皮神经痛见于神经炎、外伤、局部的炎症及压迫性病变。 7、股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痛 见于神经根病变如肿物压迫,腰椎间盘突出、肿瘤、炎症等疾病。 8、尾骨痛 见于外伤、骨折等。 9、灼性神经痛 见于外伤如刀割伤、挤压伤、重击伤、尤其是火器伤,化学性损伤、感染等。 10、带状疱疹 病因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 二、中枢性疼痛 1、脊髓痛 (1)后角痛多见于外伤、肿瘤、脊髓空洞症等。 (2)脊髓后索性痛见于多发性硬化、脊髓痨等。 (3)脊髓丘脑束痛以脊髓空洞症多见。 2、丘脑痛 丘脑痛以脑血管病变、肿瘤多见。 3、脑桥、延髓痛 见于脑血管病,肿瘤、多发性硬化等。 4、大脑皮质痛 大脑皮质痛少见,一般为肿瘤、血管病等。围神经性痛和中枢神经性痛。

  • 可能疾病: 水痘-带状疱疹性葡萄膜炎 神经病 神经痛疾病 结节性多动脉炎伴发的葡萄膜炎 莱姆病性巩膜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