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睡觉流口水怎么解决
补充说明:睡觉流口水怎么解决
a******W 2014-12-14 14:3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睡觉流口水可以考虑中药调理、针灸治疗、口腔功能训练、睡眠姿势调整、药物治疗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中药调理
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服用具有健脾益气、固摄津液功效的中药方剂来改善脾胃运化功能。从中医理论看,唾为肾精所化,由脾气上升而输布于舌下,故唾涎属于脾虚不能约束水湿之象。通过补中益气汤加减可有效缓解此症状。
2.针灸治疗
选择特定穴位进行电针刺激,如足三里穴、合谷穴等,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针灸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因神经衰弱引起的夜间多梦及伴随出现的流涎现象。
3.口腔功能训练
采用一系列专业技巧和器械,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口腔肌肉力量练习和协调性训练。目标是增强咀嚼肌群的力量和控制能力,减少由于吞咽障碍导致的不自主分泌大量唾液。
4.睡眠姿势调整
改变睡前习惯,避免过度饮食和饮酒,保持规律作息,建立良好睡眠环境。正确的睡眠姿势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夜间流涎的发生频率。此外,睡前避免摄入过多食物和饮料,有助于减轻消化系统负担,降低流涎风险。
5.药物治疗
根据医嘱选用口服或外用药物,如抗胆碱药、肉毒素注射等。这些药物可以减少唾液腺体分泌量,从而减少流涎发生。但需注意观察潜在副作用,并遵循医生指导使用。
针对睡眠时流涎的问题,建议患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加重症状。同时,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清洁牙齿和牙龈,以减少口腔细菌滋生的机会。
2023-12-29 14:4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按你说的情况来看你可能是胃动力不足,加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以会出现你这种情况,
建议你可以吃吗丁啉,香砂养胃丸,吃3天,促进胃肠道动力就可以改善的。
2014-12-14 14:38
举报向医生提问
有些人在夜间睡觉时会流口水。正常人每天分泌唾液总量为1000~1500毫升,即使在没有食物刺激的情况下,每分钟能分泌0.5毫升唾液,因此在人们睡眠时仍有少量口水不停地分泌出来以滑润口腔黏膜以保护牙齿。
症状起因:一、口腔卫生不良:口腔里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的繁殖,牙缝和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或糖类物质的积存,容易发生龋齿、牙周病。口腔内的炎症会促进唾液分泌。如口腔被细菌感染,疼痛明显,容易流口水,需要局部用药促进溃疡愈合,流口水的情形会自动消失。睡觉时流口水,有咸味,枕巾呈淡黄色,很可能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积存食物残渣,天长日久牙石较多,引起牙龈发炎,乃至牙龈少量出血。因而睡觉时流出口水有咸味,呈淡黄色。二、前牙畸形:牙齿畸形是引起睡觉时流口水的第三个原因。尤其是凸面型牙齿畸形的患者,前牙向前凸出较明显,常出现开唇露齿,睡觉时唇部很难完全覆盖前牙面,上下唇常自然分开,就容易流口水。这类患者最好尽快矫正牙齿。三、神经调节障碍:除了上述口腔问题外,还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睡觉时流口水。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所谓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个例子。所以神经调节发生障碍,也可产生睡觉时流口水的情况。一些神经官能症或其他可能引起植物神经紊乱的全身疾病患者,睡觉时可能出现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的情况,会使大脑发出错误信号,引起唾液分泌增加。四、药物因素:另外,像服用某些抗癫痫类药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流口水,选择药物时需要注意。
就诊科室:呼吸、口腔
普鲁卡因泛酸钙胶囊
用于神经衰弱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病症(如失眠、疲劳、焦虑、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症状)。
安神补脑液
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用于肾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的头晕、乏力、健忘、失眠;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
薄芝糖肽注射液
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萎缩性肌强直,及前庭功能障碍、高血压等引起的眩晕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癫痫、失眠等症。亦可用于肿瘤、肝炎的辅助治疗。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