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出现时间

精选回答(2)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精通内镜下操作、治疗,已开展胃、肠镜近9万例,小肠镜、胶囊内镜千余例

提问

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3天。

生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出现皮肤、黏膜黄染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3天开始出现生理性黄疸,4~5天到达高峰,在7~10天消退,一般不会超过2周。但由于新生儿的体质不同,因此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也会有所差异。如果新生儿黄疸的情况比较严重,还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同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况以及食欲情况,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同时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可以适量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西红柿等,能够增强自身抵抗力,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2023-07-21 23:00

举报

杨立志 副主任医师 商丘市睢阳区中医院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科,儿科

提问

你好,根据你的咨询,新生儿黄疸,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以至于皮肤粘膜出现肉眼所见的黄疸。事实上,大部分出生不久的新生儿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之所以叫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点是,大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时最严重,足月儿一般在7-14天消退,早产儿一般在3-4周消退。此外,黄疸一般都是轻度的,孩子也没有其他不适症状,所以家长不必担心。

2017-10-02 16:57

举报

医生回答(2)

林歆悦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这种病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疗。刚出生的小宝宝有黄疸有很多是查不到具体的原因的,有一部分是母婴血型不合、红细胞膜酶缺乏引起,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主要看胆红素值,超过12.9mg/dl就是病理性的,也就是要干预,现在治疗效果比较好、安全的是蓝光治疗。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所决定,胎儿出生后由于血氧分压突然升高,红细胞破坏很快,产生较多胆红素,而新生儿肝酶活力低,无法清除过多的胆红素,因而发生黄疸。新生儿黄疸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孩子,因此,母乳中的化学物质和激素是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又一原因,但这种黄疸多为生理性黄疸,对新生儿没有危害,应鼓励母亲继续母乳喂养。

2014-11-26 17:10

举报

刘潇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所决定,胎儿出生后由于血氧分压突然升高,红细胞破坏很快,产生较多胆红素,而新生儿肝酶活力低,无法清除过多的胆红素,因而发生黄疸。新生儿黄疸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孩子,因此,母乳中的化学物质和激素是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又一原因,但这种黄疸多为生理性黄疸,对新生儿没有危害,应鼓励母亲继续母乳喂养。

2014-11-26 17: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