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肾结核> 肾结核原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肾结核的原因可能有尿路梗阻、膀胱结石、输尿管狭窄、长期尿潴留、糖尿病等,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适当治疗。
1.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导致排尿不畅,尿液滞留在膀胱中,增加了细菌感染的风险,进而引起肾结核。因为尿液流通受阻,容易形成利于结核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对于尿路梗阻引起的肾结核,在确诊后通常需要手术切除受影响的组织,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2.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可损伤膀胱黏膜,导致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从而诱发结核病的发生。结石的存在会导致膀胱壁受到刺激和损伤,易发生继发性感染。对于膀胱结石引起的肾结核,一般采用经尿道膀胱镜碎石术进行治疗,通过内窥镜进入膀胱将结石击碎并取出。
3.输尿管狭窄
输尿管狭窄影响了尿液排出,使尿液积聚在肾脏中,为结核杆菌提供了有利的生长条件。此时由于尿流不畅,可能导致尿液逆流入肾盂,进一步加重肾损害。输尿管狭窄引起的肾结核可能需行输尿管扩张术来缓解症状,减少积水对肾脏的影响。
4.长期尿潴留
长期尿潴留是指尿液在膀胱内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膀胱压力增高,促进结核杆菌的侵袭和扩散。尿潴留使得膀胱壁承受过度压力,有利于结核杆菌定植和繁殖。对于长期尿潴留引起的肾结核,可通过留置导尿管引流尿液,减轻膀胱压力,同时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5.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结核感染的风险,且不利于结核病的治疗。高血糖会影响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降低身体对抗结核菌的能力。糖尿病患者合并肾结核时,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并按时服用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尿常规、尿培养及肾功能检测。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减少感染风险。

2024-01-16 04:31

举报

医生回答(1)

吴萍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肾结核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唯一重要的阳性发现只是尿内有少量红细胞和脓细胞,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尿痛、尿频、肉眼血尿、脓尿、肾区疼痛和肿块以及结核病引起的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盗汗、食欲下降等。目前多按GOW提出的6个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①强化治疗:每日利福平450mg,异烟肼300mg,吡嗪酰胺1g,维生素C 1g,共2个月。如病重,累及输尿管和膀胱,则增加链霉素每天1g1个月。②持续治疗:每周3次,每次利福平900mg,异烟肼600mg,共4个月。服药方法为临睡前顿服,若同时时喝牛奶,则有助于患者耐受药物。 因肾内抗结核药物浓度高,尿液右排泄,肾的血供丰富以及结核菌含量较少,故肾结核的药物疗效较好。但因药物治疗可致纤维化,重者加重梗阻,加速肾损害,故须注意随诊。目前不主张应用激素防止纤维狭窄,仅适用于结核纤维性狭窄进行手术时

2014-11-24 09:1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肾结核 (肾消耗病,肾痨)

肾结核(tuberculosisofkidney)在泌尿生殖系结核中占有重要地位,泌尿生殖系其他器官结核,大多继发于肾结核。因此,既要把泌尿生殖系结核作为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也要把泌尿生殖系某一器官结核作为整个系统结核病的一部分。结核杆菌侵入肾脏,首先在双肾毛细血管丛形成病灶,但不产生临床症状,多数病灶由于机体抵抗力增强而痊愈,此时称为病理性肾结核。如侵入肾脏的结核分枝杆菌数量多、毒性强、机体抵抗力低下,则可侵入肾髓质及肾乳头,产生临床症状,此时称为临床肾结核。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