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尿崩症> 肾因型尿崩症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肾因型尿崩症可以采取抗利尿激素替代疗法、限制液体摄入、电解质平衡管理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1.抗利尿激素替代疗法
抗利尿激素替代疗法涉及长期口服抗利尿激素类似物,如去氨加压素片、鞣酸加压素注射液等,以增加水重吸收。该措施通过提高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来减少尿量,从而缓解多尿的症状。此方法适合于治疗肾源性尿崩症,因为其由神经垂体后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不足引起。
2.限制液体摄入
限制患者每日液体摄入量,通常为1000ml左右,并建议分次饮用。肾源性尿崩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导致抗利尿激素缺乏,使肾脏不能有效地保水。限制液体摄入有助于减少排尿次数和尿量,减轻脱水症状。
3.电解质平衡管理
监测并维持体内钠、钾等电解质水平正常,防止电解质失衡引起的并发症。肾源性尿崩症患者常伴随低渗尿,易导致电解质丢失过多。定期检查可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在治疗肾源性尿崩症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及体重变化,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同时,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如散步或温和的瑜伽练习,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脱水。

2024-01-02 06:36

举报

医生回答(1)

彭含蒂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基本原则是补足水量维持水平衡,减少糖、盐等溶质摄入。注意改善病人的精神和营养状态。
1.供给大量液体,防止脱水 对急性失水者,应静脉补液(用5%葡萄糖溶液)。如病人血浆呈高渗状态,应考虑输入低张液。
2.限制溶质入量 如给低盐、低蛋白饮食,氯化钠应控制在0.5~1.0g/d,以减少对水的需要量。
积极治疗原发病,对症处理并发症,对症状严重者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急性脱水引起电解质紊乱。本病重点在继发性NDI的预防,因其中相当部分属医源性,临床应须警惕。

2014-11-22 08:4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

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尿崩症。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