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萎缩性疤痕>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如何治疗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如何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如何治疗

补充说明: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如何治疗

a******W 2014-11-20 19:21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狼疮 面部粟粒性狼疮 毛囊性粟粒性狼疮 丘疹 萎缩性疤痕 疟疾 泼尼松 地塞米松 环孢素 甲氨蝶呤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张建波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性病,激光美容。

提问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可通过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抗疟疾治疗、免疫调节剂治疗、生物制剂治疗、光疗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诊疗。
1.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
系统性糖皮质激素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如、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剂量。这类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迅速控制炎症反应,适合于急性期严重的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患者。
2.抗疟疾治疗
抗疟药物主要包括氯喹、羟氯喹等,每日服用。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从而减轻皮肤上的斑块状病变。
3.免疫调节剂治疗
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包括环孢素、甲氨蝶呤等,按医嘱定期服用。这些药物可调节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改善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患者的症状。
4.生物制剂治疗
生物制剂通常由医生处方,在专业医疗机构静脉输注,例如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等。这类药物针对特定的免疫分子发挥作用,可用于治疗顽固性病例。
5.光疗
光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通常采用窄波长紫外线UVB或UVA照射受影响区域。光疗通过减少T细胞数量和功能异常来缓解症状;适用于局部使用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者。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患者应避免日晒,外出时涂抹防晒霜SPF30以上并戴遮阳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

2024-01-16 15:11

举报

医生回答(1)

龙广兴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根据你的提问,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又称面部粟粒性狼疮,毛囊性粟粒性狼疮,为颜面部散在的圆形的不破溃的丘疹,愈后留有萎缩性疤痕。目前治疗用强的松是,还有免疫抑制剂.

2014-11-20 19: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面部粟粒性狼疮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毛囊性粟粒性狼疮,粟粒性狼疮样结核病,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结核病)

面部粟粒性狼疮(LupusMiliarisFaciei)又称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lupus miliaris disseminatus faciei)、毛囊性粟粒性狼疮(lupus miliaris follicularis)、粟粒性狼疮样结核病(tuberculosis lupusa miliaris)或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结核病(tuberculosis miliaris disseminata faciei)。为颜面部散在的圆形的不破溃的丘疹,愈后留有萎缩性疤痕。

  • 多发人群:成年人

  • 典型症状: 结节 丘疹 脓疱

  • 临床检查: 结节 丘疹 脓疱

  •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适用药品

防风通圣丸

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风疹湿疮。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

1.适用于成人各种皮质激素可缓解的炎症性和瘙痒皮肤病,如湿疹包括特异性湿疹和盘状湿疹结节性痒疹 ;银屑病(泛发斑块型除外) ;神经性皮肤病包括单纯性苔癣 ;扁平苔癣 ;脂溢性皮炎 ;接触性过敏 ;盘形红斑狼疮 ;泛发性红斑全身类固醇激素治疗的辅助用药,虫咬皮炎 ;粟疹; 2.适用于儿童低效皮质激素无效的1岁以上(含1岁)儿童在医生的指导下可用本品缓解特异性皮炎引起的炎症和瘙痒,以及皮质激素可缓解的其他皮肤病

甲苯咪唑片

用于治疗蛲虫、蛔虫、鞭虫、十二指肠钩虫、粪类圆线虫和绦虫单独感染及混合感染。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希刻劳“适用于治疗下列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中耳炎: 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 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扁桃体炎): 由化脓性链球菌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注:青霉素是治疗和预防链球菌感染(包括预防风湿热) 的常用药,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羧氨苄青霉素作为预防牙科、口腔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药物,在此方面,对于预防a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青霉素V是合理的选择。 一般说来头孢克洛对于消灭鼻咽部的链球菌有效,然而,对于预防继发性风湿热或细菌性心内膜炎,目前尚无证实头孢克洛疗效的重要数据。治疗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至少应给予10天的头孢克洛治疗量。 尿道感染(包括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由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引起。 注:头孢克洛对急性和慢性尿道感染都有效。 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由金葡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鼻窦炎 淋球菌性尿道炎 应进行适当的组织培养和敏感性研究,以测定致病菌对头孢克洛的敏感性。"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