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失眠> 失眠多梦> 怎样防止外阴萎缩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防止外阴萎缩可以采取激素替代疗法、抗炎药物治疗、外阴皮肤护理、营养支持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激素替代疗法
激素替代疗法通过使用人工合成或提取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来模拟自然生理状态,减轻因绝经导致的外阴萎缩。对于绝经后女性,可在医师指导下定期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进行补充治疗。
2.抗炎药物治疗
抗炎药物可以抑制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减少因免疫细胞浸润引起的外阴萎缩。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症状。
3.外阴皮肤护理
外阴皮肤护理包括保持干燥清洁、穿着透气内衣裤及避免使用刺激性物质,以减少摩擦与刺激,从而降低外阴瘙痒的发生率。建议每天至少清洗一次外阴区域,并确保使用的洗涤剂温和无刺激。
4.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旨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修复能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外阴萎缩状况。患者应保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摄入量,如瘦肉、鱼类以及新鲜蔬菜水果。
5.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涉及改变日常习惯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及适量运动,以改善整体健康水平。提倡每日至少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并保持充足睡眠时间。
若患者发现外阴部位出现异常肿块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妇科就诊。

2024-02-25 20:47

举报

医生回答(1)

吴英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其实你根本不需要担心的,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目前上述治疗还是比较成熟的,麻醉之后也不会出现疼痛,你根本不需要担心,一般药物治疗效果是不好的,还是慎重一些

2014-11-12 10:4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外阴萎缩

外阴萎缩是指一组女性皮肤、外阴黏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皮肤色素脱失的疾病。长期以来,临床医生习惯将皮肤和黏膜变白、变粗或萎缩的外阴病统称为“外阴萎缩”。老年性外阴萎缩是由于皮肤营养障碍所致外阴皮肤黏膜全部或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组织减少及功能障碍而发生的萎缩性变化。老年性外阴萎缩由于衰老、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慢性感染、中毒、先天性异常或神经营养功能障碍等所致;也可以是机械性长期压迫、牵引或物理性因素如放射性损伤或化学性刺激所致。一般在50岁以后出现。 表现为皮肤变薄干燥,弹性减低而松弛,表面出现皱褶,汗腺萎缩,汗液减少、皮脂腺分泌减少,毛发脱落变细。此外可出现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斑点,毛细血管扩张,细薄鳞屑及瘀斑,常伴有脂溢性角化、老年性角化病、老年性血管瘤、紫癜、皮赘、老年性弹力纤维病等疾病。

  • 症状起因:一、发病原因 造成外阴皮肤萎缩的原因如下: 1.原发性外阴萎缩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其靶器官也随之萎缩。 2.外阴白色病变 亦称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分为增生型、硬化苔藓型及混合型。其中硬化苔藓型病变时间较长后,炎性病变使真皮弹性组织消失而纤维化,则阴蒂、小阴唇萎缩。 3.扁平苔藓 由白带、搔抓等慢性刺激引起,常并发严重的萎缩性变化。 4.外阴白斑病 是外阴黏膜的增殖性变,有10%~20%发生恶性变。可能因创伤、炎症、过敏、感染等长期刺激而形成,最后亦可致外阴萎缩。 二、发病机制 1.原发性外阴萎缩 表皮变薄,角质层亦变薄。真皮有玻璃样变。皮下弹力纤维减少。 2.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 病理特征为表皮层过度角化甚至出现角栓,表皮萎缩变薄伴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黑色素细胞减少。真皮浅层水肿,胶原纤维结构丧失而出现均质化,真皮中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带。 3.扁平苔藓 颗粒层增生,有过度角化及棘层肥厚。真皮浅层有带状炎性浸润,并侵入表皮,基底膜常有液化变性,上皮细胞退化可形成胶状体。 4.外阴白斑症 在肥厚期,上皮层增厚、角化,乳头肥大并常陷入结缔组织中。在萎缩期,慢性炎症变化显著,程度不同的水肿,上皮层下的弹力纤维几乎完全消失。肥厚期与萎缩期之间无明确界限,上皮层在一处可能显著增厚,而在另一处则很薄。 三、程度分级 有人建议:根据上皮层细胞增生间变程度,将外阴白斑症分为三级: Ⅰ级:上皮棘细胞增厚,乳头陷入结缔组织中,但细胞未见不典型改变。 Ⅱ级:出现不典型细胞,有散在的核分裂,并有上皮珠形成。 Ⅲ级:细胞有间变,大小不一致,有核分裂,具有与原位癌相似之改变。

  • 可能疾病: 外阴滑膜肉瘤 外阴硬化性苔藓 外阴阴道性不孕 更年期综合征 阴缩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妇科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