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经期提前> 小儿血小板减少的中医疗法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小儿血小板减少可以考虑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等中医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应尽快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原因。
1.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根据患儿的症状、舌苔脉象等信息开具个体化处方,通常包括补益气血、滋阴清热或活血化瘀类药材,分剂服用。此方法通过中药的温补作用来提升血小板数量,缓解出血倾向。
2.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在选定穴位上施行浅刺或深刺手法;一般每次治疗30分钟左右,每周2-3次。针灸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成血小板,从而提高其水平。
3.推拿疗法
推拿治疗通常由有资质的中医师在其指导下完成,针对特定经络路途进行按摩;时间及频率依患者年龄而定。推拿有助于改善微循环状态,并可刺激相关脏腑器官以辅助提升血小板数值。
在使用任何传统医学治疗方法前,应确保无药物过敏史并告知医生现用药情况。若患儿处于急性感染期,则不宜立即接受上述所述的传统医学治疗方式,以免加重病情或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2024-02-16 20:24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祤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1、脾肾阳虚型:该患者表现在气血两虚型基础上伴见畏寒怕冷,舌体胖大,脸色苍白,腹胀、等脾肾阳虚表现。
  2、血热妄行型:该病患者主要起病急骤,苔黄,舌红,出血量大,还伴有发热、畏寒、咽痛等外感症状。
  3、气血两虚型:该病患者通常表现起病徐缓,出血量少,4月经无规律,还伴有乏力、头晕、心悸,运动之后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更加明显。
  4、肝肾阴虚型:该病患者通常表现有多处部位出血且量大而猛,经期提前,出血还伴有便干、手足心热,脉细数,糖尿病或高血压等激素合并病症

2014-10-27 09: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