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幽门螺旋杆菌> 胃幽门螺旋杆菌危害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损伤以及贫血等危害。
1.胃炎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在胃部定植并持续繁殖,产生毒素刺激胃黏膜,引起炎症。可导致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疾病发生,严重时会引起胃出血和胃穿孔。
2.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会促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屏障造成破坏,进而引发消化道黏膜自溶性缺损。患者会出现周期性的上腹部疼痛、嗳气、腹胀等症状,长期不愈还可能增加恶变风险。
3.胃癌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发细胞DNA损伤及修复异常,从而增加癌症发生的概率。可能导致慢性胃炎向胃癌的发展,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4.胃黏膜损伤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黏膜局部微环境改变,促进炎症因子释放,进一步损伤胃黏膜。胃黏膜损伤可能导致急性胃炎或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出现恶心呕吐、呕血黑便等情况。
5.贫血
由于胃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可能会导致铁吸收障碍,进而影响红细胞的合成,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心慌、呼吸困难等表现。
建议定期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相关疾病。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2024-01-24 12:26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学庆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
治疗主要靠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是:①采用联合用药方法;②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③无明显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④病人经济上可承受性。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应根据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而不是清除率。根除是指治疗终止后至少在一个月后,通过细菌学、病理组织学或同位素示踪方法证实无细菌生长。

2014-10-21 18: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胃炎 (胃肠感染,肠胃炎)

胃炎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胃黏膜发生炎症性改变。在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的人群尤为高发。根据病程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比较常见。包括急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手术后反流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电冰箱胃炎、巨大肥厚性胃炎等。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