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如何判断阴茎异常勃起
补充说明:如何判断阴茎异常勃起
a******W 2014-10-13 15:4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高建军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尿道炎,膀胱炎,肾炎,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男性不育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无精子症,阳痿,早泄,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炎,龟头炎,包皮龟头黏连
提问
判断阴茎异常勃起的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阴茎海绵体血流监测、阴茎海绵体血管造影、阴茎动脉造影、阴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
1、临床症状
阴茎异常勃起主要表现为勃起后阴茎持续勃起,时间可长可短,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阴茎缺血性坏死。同时,患者还可能会伴有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
2、阴茎海绵体血流监测
阴茎异常勃起患者在进行阴茎海绵体血流监测时,会出现阴茎动脉血流明显增快、舒张期血流明显减慢的情况。
3、阴茎海绵体血管造影
阴茎异常勃起患者在进行阴茎海绵体血管造影时,会出现阴茎海绵体造影剂充盈缺损的情况。
4、阴茎动脉造影
阴茎异常勃起患者在进行阴茎动脉造影时,会出现阴茎动脉血流明显减慢、舒张期血流明显增快的情况。
5、阴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阴茎异常勃起患者在进行阴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会出现阴茎静脉血流明显增快的情况。
另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引起阴茎异常勃起的情况。
2014-11-09 15:47
举报医生回答(3)
阴茎在夜深睡着时的“勃起”是一种“本能”现象,不是病,也不作为奇的.在睡着时神经释放了对末梢神经的控制,“阴茎就不由自主的勃起”了.正由于具有这种“本能”.临床上在判断是不是真性“阳痿”就是在阴茎上缠上“纸带”,半夜如果能“勃起”就崩断了纸带,那就是“假性阳痿”.一夜下来“纸带完好无损”就是“真性阳痿”.有毛病了.这种情况一旦超过2天,就会导致海绵体内出现血栓形成,一旦将没有缓解,就会导致神经反射性勃起被血栓性、硬化性勃起所代替。在超过10天的情况下,会有阴茎海绵体纤维硬变,导致器质性损害,以及永久性阳痿。
2014-10-30 21:33
举报1.恶性肿瘤
尽管肿瘤细胞浸润不会引起异常勃起,但静脉回流受阻或海绵窦受侵犯可引起淤滞及血栓形成。已报道转移至阴茎并引起异常勃起的肿瘤有白血病、前列腺癌、肾癌及黑色素瘤。
2.药物因素
常见的引起阴茎异常勃起的药物有抗抑郁药、安定剂和抗高血压药物。抗高血压药物与异常勃起有关,如肼苯哒嗪、胍乙啶,酚噻嗪类精神抑制药特别是氯丙嗪,抗抑郁药如曲唑酮等。
3.全胃肠外营养
全胃肠外营养可引起异常勃起,特别是静脉应用20%脂肪乳剂时。这种类型的异常勃起为低流型,类似于镰形细胞病的患者。
2014-10-13 15:40
举报阴茎异常勃起的病因分类可分为高流量阴茎异常勃起(又称非缺血性,动脉性异常勃起)和低流量阴茎异常勃起(又称缺血性,静脉异常勃起)两类。低流量阴茎异常勃起较常见,常伴有静脉回流减少和静脉血液滞留,引起勃起组织的低氧血症和酸中毒。
1.镰状细胞贫血
镰状细胞贫血患者常发生阴茎异常勃起。主要是由于镰状红细胞引起阴茎静脉回流障碍。
2.海绵体内注射
成为现今阴茎异常勃起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药物过量时或对药物过度敏感的患者平滑肌不能恢复收缩能力,导致异常勃起。
3.神经性因素
椎管狭窄、脊髓损伤及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容易发生阴茎异常勃起。但此类患者常有自限性,无需医疗处理。
2014-10-13 15:40
举报向医生提问
阴茎异常勃起(priapism)是指与性欲无关的阴茎持续勃起状态。阴茎持续勃起超过6小时已属于异常勃起。传统上阴茎异常勃起分为原发性(特异性)和继发性。按血流动力学分为低血流量型(缺血性)和高血流量型(非缺血性)。阴茎异常勃起还分为急性、间断性(复发或间歇,如镰状细胞贫血)和慢性(通常为高血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初期,均为生理性阴茎勃起,以后发展为高血流量型。
他达拉非片
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前列地尔注射液
1.治疗慢性动脉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等)引起的四肢溃疡及微小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四肢静息疼痛,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2.脏器移植术后抗栓治疗,用以抑制移植后血管内的血栓形成。3.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用以缓解低氧血症,保持导管血流以等待时机手术治疗。4.用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辅助改善中毒性肝损伤(如药物、毒物、化学物质和酒精引起的肝损伤)以及脂肪肝和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右上腹压迫感。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