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 如何治疗尿道综合症

医生回答(2)

赵鸿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尿道综合症的治疗可以考虑生活方式调整、盆底肌肉锻炼、抗胆碱能药物、α受体阻滞剂、植物制剂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增加水分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及定时排尿。此措施有助于缓解膀胱刺激和改善排尿习惯,从而减轻尿频、尿急等症状。
2.盆底肌肉锻炼
盆底肌训练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来增强其力量及控制力,每日练习数次。加强盆底肌有助于提高尿道闭合压力,减少尿液渗漏,适用于因年龄增长导致的尿失禁。
3.抗胆碱能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可用于缓解过度活跃的膀胱症状。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副交感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作用而降低膀胱的敏感度,从而减少尿频、尿急的发生频率。
4.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松弛平滑肌细胞上的α肾上腺素受体,使排尿顺畅。该类药物能够扩张输尿管下端及前列腺部尿道壁平滑肌细胞,改善排尿困难等问题。
5.植物制剂
植物制剂如普适泰片主要由锯叶棕果实提取物组成,患者按医嘱服用。此药具有促进泌尿系统平滑肌细胞蠕动的功能,有利于缓解尿频、尿急的症状。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心理咨询,以帮助缓解因长期排尿障碍引起的心理压力。同时,应避免饮用利尿作用强的饮品,如咖啡和酒精,以减少尿量,缓解不适症状。

2024-03-19 14:30

举报

李家和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目前的治疗,一是针对症状,二是针对发病因素。 (一)一般治疗休息、锻炼、坐浴、下腹部治疗、物理治疗、针刺治疗、抗胆碱能药、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和骨骼肌松弛剂(可控制本病发生的尿流动力学异常)、镇静剂和心理治疗。 (二)抗感染治疗发作时,应适当的选用抗菌素治疗。常用药有:磺胺类药物、呋喃坦啶、红霉素、甲硝唑等 (三)手术器械治疗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应用。 1、尿道扩张术:在尿道粘膜麻醉下,扩张尿道至F30,每两周1次,可多次重复,适用于尿道外口或尿道下段狭窄者。 2、尿道松解术:切除尿道、阴道膈间远端1/2弹力组织索或多处环形切开弹性组织索。尿道狭窄经扩张术无效者,可在局麻下行此术,待伤口愈合后可配合每周1次尿道扩张术。 3、尿道外口矫形术:处女膜融合型、处女膜伞型、处女膜堤坝型矫形术;尿道肉阜、息室切除术等。 (四)其他治疗 1、雌激素治疗:用于雌激素低下者,可全身给药或局部给药。常用尼尔雌醇2mg,每半月一次或1月一次;或乙烯雌酚0.5mg,每日1次,连用3周,停药1周;或乙烯雌酚霜剂,外阴或阴道局部涂抹。 2、电刺激:机理是通过疲劳横纹肌的高反射行为同时不影响正常内括约肌的张力而达到肌肉疲劳,从而减轻尿急、尿频、尿痛。可用电极粘附于阴蒂,刺激频率5Hz,选用成对半方波脉冲,每次60分钟,每天一次,直到症状消失。 3、微波治疗: 4、心理及生物反馈:可用行为治疗中的膀胱训练,主要内容是让病人充分认识病情,主动参与治疗,控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坚持治疗,重建正常排尿功能。 5、镁离子治疗:镁离子口服液,连续服用2周后显效并维持治疗。 6、局部封闭治疗:常用庆大霉素8万IU,5mg加入2%普鲁卡因6ml。 (1)膀胱颈及近端尿道封闭:穿刺针在耻骨上2cm向下450角进针,打膀胱颈和近端尿道周围,将封闭液注入,每周1次,4周。 (2)膀胱三角区封闭:多种方法效果不佳并经膀胱镜检查有三角区慢性炎症者,在膀胱镜下,通过特制的带针头导管,将针头刺入膀胱三角粘膜下层,注入封闭药物,每周1次,4周。 7、氟羟强的松龙:局部注射,可干扰胶原纤维形成,从而减少瘢痕形成。 8、其他:镇静剂、钙离子阻滞剂、前列腺素抑制剂等结合局部热疗;针灸中药等。

2014-10-12 22: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