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原因
补充说明: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原因
2014-09-09 07:4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特别是血液科常见疾病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热查因,血常规异常,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提问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一般有病毒感染、化学因素、电离辐射、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等。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是因为病毒会对造血干细胞造成损伤,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从而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酚磺乙胺注射液、氨基己酸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2、化学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接触苯以及含有苯的有机溶剂,会导致骨髓抑制,从而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需要避免长期接触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酚磺乙胺注射液、氨基己酸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电离辐射
如果患者长期接触电离辐射,会导致骨髓抑制,从而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平时要避免接触电离辐射,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遵医嘱使用司坦唑醇片、达那唑软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4、免疫异常
如果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减退,从而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环孢素软胶囊、复方环磷酰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也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如果患者的直系亲属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则子女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概率会比较高。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司坦唑醇片、达那唑软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3-07-25 03:17
举报再生障碍性贫血包括支持治疗和疾病针对性目标治疗两部分。支持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和治疗血细胞减少相关的并发症;目标治疗则是补充和替代极度减少和受损的造血干细胞,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疗。年龄40岁,无HLA相合同胞供者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首选强化免疫抑制治疗。非重型再障可采用雄性激素和环孢素治疗。
2018-10-08 23:3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药物毒性作用、病毒感染、化学毒物暴露以及放射线照射,这些因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衰竭。鉴于其严重的血液学后果,应立即寻求专业血液科医生的评估和治疗。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基因突变,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功能和增殖能力,从而增加患再障的风险。对于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再障,目前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考虑骨髓移植、脐带血移植等方法进行治疗。
2.药物毒性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干扰细胞分裂过程,导致造血干细胞损伤,进而引起再障的发生。减少使用具有潜在血液毒性的药物是预防药物相关性再障的关键。若无法替代,应密切监测血液学参数,并酌情调整剂量。
3.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对自身造血干细胞产生攻击,引发再障。抗病毒治疗是针对病毒感染所致再障的有效手段。例如,乙肝相关性再障可采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4.化学毒物暴露
长期接触化学毒物如苯、甲醛等,这些物质能够直接破坏造血干细胞DNA结构,引起染色体畸变,导致再障发生。避免进一步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是防治化学中毒性再障的重要措施。同时,还可以通过口服环孢素A、甲泼尼龙等免疫抑制剂来改善病情。
5.放射线照射
大剂量电离辐射可引起骨髓组织急性炎症反应,严重时会导致造血干细胞功能衰竭,出现再障。一旦确诊为放疗后继发性再障,应立即停用所有可能加重病情的药物,并采取保护措施以减少进一步辐射暴露。此外,需要输血支持并接受免疫调节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全血细胞计数、骨髓穿刺和活检以及流式细胞术分析,以监测病情变化。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辅助控制病情发展。
2024-01-31 13:42
举报向医生提问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据国内21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明显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慢性再障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