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治疗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可以考虑环孢素A、甲泼尼龙、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甲亢咪嗪等药物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环孢素A
环孢素A通过口服给药,通常开始于每日剂量3-5mg/kg,然后根据血液水平调整至推荐范围。此药物能抑制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从而减少针对造血干细胞的攻击;适用于再障患者因免疫异常导致的血细胞减少。
2.甲泼尼龙
甲泼尼龙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予,起始剂量为每天1g,随后逐渐减量。该药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够迅速控制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对于再障合并感染时的严重免疫应答有较好的效果。
3.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通过静脉注射方式给予,分次使用直至病情稳定。该产品中含有多种自身抗体,可识别并破坏患者的异常T细胞;适合用于对传统治疗方法无效且存在高风险的难治性再障病例。
4.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一般皮下注射,每周3次,剂量依据贫血程度而定。该药物能够刺激骨髓内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成成熟红细胞;适用于再障所致的贫血状态。
5.甲亢咪嗪
甲亢咪嗪通常口服给药,起始剂量较低,逐步增加至有效剂量。此药物为免疫调节剂,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造血微环境;有助于改善再障患者的预后。
在接受上述治疗措施的同时,建议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对肝脏和肾脏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保持良好的营养支持和充足的休息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辅助疾病的恢复。

2024-03-05 00:05

举报

医生回答(1)

韩晴爱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症.建议急性型完全卧床休息,慢性型以卧床休息为主,适当进行活动;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注意卧室,皮肤,口腔及饮食卫生,有条件可住血液层流病房.长期输血者,注意监测血清铁浓度,并及时排铁;使用止血敏,安络血等止血剂或应用浓缩血小板悬液;并发感染时应选用对骨髓造血功能无损害,又对病原体有确切疗效的抗菌药物

2014-09-08 19: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