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急性肝衰竭> 引起急性肝衰竭的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引起急性肝衰竭的病因包括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以及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等,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疗措施。
1.肝炎病毒感染
肝炎病毒侵入肝脏后,在肝细胞内繁殖复制,导致肝细胞受损、坏死,进而引发急性肝衰竭。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和干扰素可用于控制乙肝病毒感染,从而减少肝损害风险。
2.酒精性肝病
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等炎症反应,进而发展为肝硬化,严重时可诱发急性肝衰竭。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关键,同时需配合营养支持和肝脏保护剂进行治疗。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由于肥胖、高脂血症等原因导致肝脏脂肪堆积过多,持续进展可能引起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进一步加重可能导致急性肝衰竭的发生。改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对于减轻体重和肝脏脂肪含量有益。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开具调节血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
4.药物性肝损伤
某些药物对肝脏具有毒性作用,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当患者存在个体差异较大且易感基因表达活跃时,更易出现急性肝衰竭。立即停用可疑致病药物是首要措施,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保肝药,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水飞蓟宾胶囊等。
5.遗传性代谢性疾病
由遗传因素引起的代谢异常可能导致肝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急性肝衰竭。针对不同类型的遗传性代谢性疾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溶酶体沉积病可以遵医嘱使用促进溶酶体分解的药物,如阿糖胞苷。
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以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除上述提及的原因外,还应考虑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或其他肝脏疾病的可能性。

2024-01-16 08:07

举报

医生回答(1)

赵清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急性肝衰竭可在急性或慢性肝病,肝中毒症,其他系统器官衰竭等的过程中发生,肝有弥漫性病变,有关的合成,转输,贮存,解毒等功能降低,严重影响全身.临床表现意识障碍,黄疸,呼气有肝臭,出血倾向等.必须及早救治,否则转归不良,治疗首先要第一:限制蛋白摄入,适当输入葡萄糠和支链氨基酸,并用泻剂或乳果搪以减少肠内氨的吸收. 2.限制入水量,调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抗感染治疗. 4.支持心,肺,肾等组织器官功能.

2014-08-28 11:1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意识障碍 (神志障碍)

意识是指人们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状态,可通过言语及行动来表达。意识障碍系指人们对自身和环境的感知发生障碍,或人们赖以感知环境的精神活动发生障碍的一种状态。意识障碍又是病情危重的表现。病人毫无反应,完全丧失醒觉,原因是高级神经受到严重抑制。

适用药品

盐酸胺碘酮片

临床适用于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早搏、阵发性心房扑动和颤动、预激综合征等。 也可用于伴有充血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患者。对其他ˉ受体阻断剂无效的顽固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也能奏效。另外,也用于慢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和绞痛的治疗。

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

1.用于心肌炎、心肌病及冠心病的治疗;2.用于缺血缺氧脑病、脑供血不足、高热或缺氧性颅脑损伤的治疗;3.用于脂肪肝、急慢性肝炎硬化及酒精性肝病等疾病的治疗。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