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房颤> 血流变学检测

医生回答(2)

陈肖贤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血流变学检测包括全血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浆D-二聚体测定、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项目,以评估血液的流动性和凝固性。建议就医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检查。
1.全血黏度
通过测量血液流动时受到的阻力来评估血液的流动性,以确定是否存在高粘度状态。通常采用毛细管法,在安静状态下快速抽取5ml静脉血,随后立即送检。
2.红细胞电泳时间
此项目主要是为了观察红细胞能否正常通过微循环的能力以及其变形能力是否异常。一般医生会从肘正中静脉抽血后,将血液标本注入采血管内,然后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3.血浆D-二聚体测定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之一,用于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疾病。空腹或饭后两小时采集静脉血样即可完成检测。
4.血小板计数
可反映机体止血功能及凝血机制是否正常。通过无创取血方式获取样本并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
5.凝血酶原时间
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活性的指标,有助于识别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缺乏症。采血后静置30分钟至一小时,然后将血液与凝血酶混合,观察血液凝固的时间。
以上各项检查均需空腹进行,以免食物影响结果准确性。建议提前预约检查时间,并按医嘱做好准备,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诊断信息。

2024-02-13 21:39

举报

霍思瑜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血液流变性质的异常,将会引起机体血液循环障碍,其中尤以血液粘度为重要因素。血液粘度的低与高代表血液运输的优与劣或血液供应的多与少。血液粘度增加,循环阻力升高,血流速度减慢,必然导致器官和组织,尤其是微循环灌流量下降,造成缺血缺氧,影响组织的代谢和功能,从而产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周围血管病及忧虑等,虽然有诸多致病因素,但均与血液粘度异常有关。

2014-08-24 20:2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