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面瘫> 面瘫> 颜面神经麻痹中成药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颜面神经麻痹可以使用龙胆泻肝丸、清开灵颗粒、复方丹参片、血塞通片、维生素B1片等中成药进行治疗。由于神经系统的疾病需要专业医生评估,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丸适用于治疗肝胆实火上攻引起的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不适症状。该药物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本品需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孕妇禁用。
2.清开灵颗粒
清开灵颗粒可用于改善外感风热时毒所致的发热、烦躁不安、咽喉肿痛等症状。其能清热解毒,镇静安神。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和疗效发挥。
3.复方丹参片
复方丹参片可辅助缓解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部憋闷、疼痛、绞痛、刺痛等不适症状。此药能够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对本品过敏者以及运动员慎用。
4.血塞通片
血塞通片对于脑络瘀阻所导致的缺血性中风病有较好的效果,可以起到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作用。对该药物过敏者禁止使用,过敏体质者也应谨慎使用。
5.维生素B1片
维生素B1片对于缺乏维生素B1引发的周围神经炎存在一定的治疗效果,因为该物质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素之一,有助于改善肌肉无力、麻木等症状。若长期过量服用,可能会引起慢性中毒反应,因此需要遵医嘱进行用药。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患者不可盲目自行用药。此外,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还要注意保暖,以免加重病情。

2024-01-30 05:21

举报

医生回答(1)

林小浅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面部神经麻痹发病后,往往口眼歪斜,偏向一侧,即一边面痉挛较甚,症状较重,对侧面部却较轻。治疗重点应在症状重的一边,针灸手法采用深刺、重捻。你得的是面部神经瘫痪,只要去面部针灸就可以恢复了,但是你一定要到卫生条件好一点的医院去看,因为在那些条件较差的医院,他们针灸用的针没经过消毒就又为另一个人用

2014-08-24 18:0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流口水 (口涎外溢)

口涎外溢又称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觉从口内流溢出的一种病症。一般来讲,1岁以内的婴幼儿因口腔容积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对牙龈的刺激,大多都会流口水。随着生长发育,大约在1岁左右流口水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如果到了2岁以后宝贝还在流口水,就可能是异常现象,如脑瘫、先天性痴呆等。另外,宝贝患口腔溃疡或脾胃虚弱,也会流涎不止。

  • 症状起因:婴幼儿时期流涎的原因很多,有的在出生后2-4个月开始流涎,以后越来越多,特别是在5-6个月时更加显著。这是因为初生时唾液腺还没有发育好,到3-4个月以后发育逐渐成熟,唾液分泌也就逐渐增加,到5-6个月出牙时又刺激了局部的神经,使唾液腺分泌更多,而这时小儿尚不习惯于吞咽唾液,再加上口腔又浅,所以唾液不断往外流,这是正常生理现象。随着年龄渐长,到孩子能吞咽过多的唾液后,这种现象会自行消失。家长不必紧张,也不必治疗。如果3岁以上仍流口水应结合智力发育和动作发育来综合衡量。如果长、智力和动作发育都落后,那么流口水便是智力发育落后的一种表现。口腔咬合不正,口部闭合不良,也易造成口水外溢。否则就不一定有问题。如果本来唾液不多,短期内突然增多,或已能吞咽过剩唾液,一度已不流涎,而以后又出现流涎,则要观察小儿有无哭吵、发热,再看看口颊粘膜是否充血,有无溃疡或白点。如果出现面部瘫痪,或有其他神经系统变化,造成脸部及口腔肌肉运动失调,影响孩子的吞咽、咀嚼就容易发生流口水。应请医生进一步检查病因,以便进行治疗。咽喉中的腺样体肥大,或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常须张口呼吸。吞咽口水的动作较少,口水外溢的情形较常发生,便应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治疗。

  • 可能疾病:口炎  痉挛性脑瘫  扁桃体周围脓肿  中风  下颌下隙感染  

  • 常见检查: 口腔内窥镜  牙髓冷热诊  牙髓电活力  

  • 就诊科室:口腔

推荐医生更多

张彩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余明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侯万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