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远视> 中医治疗眼底出血的方法

中医治疗眼底出血的方法

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医治疗眼底出血的方法

补充说明:中医治疗眼底出血的方法

a******W 2014-08-22 12:39

眼底出血 眼睛 视力 疼痛 乳头 出血 视力模糊 肝肾阴虚 针灸 对眼 麝香壮骨膏 云南白药气雾剂 目赤 血管 糖尿病 黄斑水肿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2)

徐晓娴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中医治疗眼底出血可以考虑中药内服、针灸疗法、眼部按摩、穴位敷贴等方法,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激光治疗。若眼底出血伴有视力模糊或其他不适,应尽快就医以评估病情。
1.中药内服
通过辨证施治,配制个体化方剂,内服中药汤剂或丸散膏丹,通常连续服用数日至数周。中药具有调节气血、平肝潜阳的作用,可辅助改善因肝肾阴虚引起的视物异常。
2.针灸疗法
选择特定经络上的穴位,采用传统手法如捻转提插、补泻等刺激穴位,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针灸能够调节脏腑功能,缓解因气血不畅导致的眼部充血和视力模糊。
3.眼部按摩
使用指腹对眼部周围进行轻柔旋转按压,每日2-3次,每次持续5-10分钟。此方法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眼部压力,对于舒缓眼底出血有积极效果。
4.穴位敷贴
选取特定穴位并外用药物如麝香壮骨膏、云南白药气雾剂等,在皮肤上保留一定时间。该方法利用了局部用药与穴位刺激相结合来发挥其作用;可辅助减轻眼底出血所致之目赤肿痛等症状。
5.激光治疗
通过专业医疗设备如氪离子激光器对准受影响区域发射高能量束线以凝固微血管。激光能够精确地破坏异常增生的微小血管网路而不损伤正常组织;适用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引起之眼底出血情形。
在应用上述治疗方法时,应严格遵医嘱进行,以免不当操作造成不良后果。此外,建议患者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024-01-31 03:14

举报

冯雪丽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由于眼底出血的原因及部位不同,预后及对视力的影响也不一样.视乳头,视网膜上的少量出血可以完全吸收,不影响视力.如果出血位于黄斑部或累及黄斑或出血量多,血液进入玻璃体内,视力就会受到严重损害,预后不良.所以,如果发现有眼底出血,一定要至医院仔细检查,确诊是什么病,以便对症治疗

2014-08-22 12: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疼痛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机体受到损伤时发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性体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疼痛的位置常指示病灶所在,而疼痛的性质间接说明病理过程的类型。

  • 症状起因:病因: 疼痛通常由导致组织损伤的伤害性刺激引起。 外部因素:刀割、棒击等机械 性刺激,电流、高温和强酸、强碱等物理化学因素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 内部因素:疾病如癌症等导致组织细胞发炎或损伤时,释入细胞外液中的钾离子、5-羟色胺、乙酰胆碱、缓激肽、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亦可引起疼痛或痛觉过敏。 其他因素:受凉、受潮湿过度劳累和长期不适当的工作体位后发生疼痛。 病理: 全身皮肤和有关组织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游离神经末梢,作为伤害性感受器,将各种能量形式的伤害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编码型式的神经冲动,沿着慢传导的直径较细的有髓鞘和最细的无髓鞘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神经节传到脊髓后角或三叉神经脊束核中的有关神经元,再经由对侧的腹外侧索传至较高级的疼痛中枢──丘脑、其他脑区以及大脑皮质,引起疼痛的感觉和反应。与此同时,快传导的直径较粗的传入神经纤维所传导的触、压等非痛信息已先期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关脑区,并与细纤维传导的痛信息发生相互作用。

  • 可能疾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喉痹 女性急性淋病 皲裂性湿疹 角化型脚气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