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核黄疸> 新生儿核黄疸能治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新生儿核黄疸可以通过光疗、换血疗法、白蛋白输注、头围管理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特殊治疗。
1.光疗
光疗通常采用间断照射的方式,在特定波长下通过蓝光或绿光作用于皮肤表面,以减少胆红素水平。此方法利用特定波长光线分解未结合胆红素,减轻其对脑部神经细胞的损伤风险,适用于新生儿黄疸。
2.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是将患儿血液抽出后替换为正常浓度的血液,一般需要反复多次进行。该方法可迅速降低体内高水平的未结合胆红素,防止其透过血脑屏障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3.白蛋白输注
白蛋白输注通过静脉注射方式给予患者高浓度白蛋白溶液,具体剂量依医嘱而定。白蛋白具有较高亲和力,能够竞争性地结合游离胆红素,促进其排出体外;此外还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助于水肿消退。
4.头围管理
头围管理包括定期监测头围大小及生长速度,必要时采取物理措施如穿戴头盔来限制异常增长。由于核黄疸可能导致头部肿胀,监控并控制头围增长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干预可能发生的颅内压力增高情况。
新生儿核黄疸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以免延误治疗时机。除上述措施外,新生儿护理人员应确保充足睡眠时间,以支持婴儿生理恢复过程。

2024-03-23 19:59

举报

医生回答(1)

林诗音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为了预防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孕母产前用药要慎重,能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分娩过程中严密监护,以免胎儿发生窒息和产伤;生后注意保持新生儿体温,适当提早喂养。若已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除病因治疗外,可应用光疗、血浆或白蛋白等治疗。

2014-08-22 11: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