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护理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新生儿出血症的护理可以采取维生素K替代、输血、止血药物、颅内压增高对症治疗等措施进行治疗。如果出血不止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1.维生素K替代
新生儿出血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K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因此通过补充外源性维生素K来纠正体内缺乏状态。维生素K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参与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对于维持正常的血液凝固功能至关重要。新生儿出生后离开了母亲子宫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失去了来自母体的维生素K供应,容易出现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合成不足的情况,从而引起出血倾向。及时补充维生素K可以使凝血因子水平恢复正常,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出血症。
2.输血
当新生儿出血严重且伴有贫血时,可考虑输注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或血小板等,以改善贫血及凝血异常状况。输血能够迅速提高血容量并改善贫血状态,同时提供必要的凝血因子以控制出血。针对新生儿出血症所伴随的贫血及凝血功能紊乱具有显著效果。
3.止血药物
如果新生儿因轻微损伤而发生轻度出血,可使用压迫止血法,即用纱布或其他干净物品加压于伤口处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直至出血停止。压迫止血法适用于大多数表浅的小血管破裂,其原理在于增加局部压力,减少血流量,促使破裂口收缩,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简单易行,在没有其他有效措施时可作为首选。
4.颅内压增高对症治疗
若新生儿出血量较大引起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需遵医嘱给予降颅压治疗,如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等。上述药物能降低颅内压,缓解由出血引起的头痛、呕吐等症状。但需注意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及电解质平衡,防止过度脱水。
新生儿出血症期间,应密切观察有无新的出血点以及原有出血点的变化情况,避免剧烈活动以防加重出血。家长还要做好患儿的皮肤护理,保持脐部干燥清洁,以免感染。

2024-01-24 20:55

举报

医生回答(1)

林歆悦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新生儿出血症是指因暂时性凝血障碍而引起的自然而持久的出血。多发生于产后的2-4天,早产儿的发病可推迟到出生2周以后。发病特点为缓慢的、持续的渗血,以胃肠道多见。患儿一般有呕血或柏油样便血,故民间亦称“新生儿黑粪症”

2014-08-20 11: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病,新生儿低凝血酶原血症,新生儿黑便,新生儿自然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hemorrhagicdisease of newborn,HDN) 为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减少而引起的出血,发生于1周内的新生儿叫新生儿出血症。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