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便秘> 便秘> 新生儿间接胆红素偏高

精选回答(2)

牛建海 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胃肠疾病、急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胆结石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问

新生儿间接胆红素偏高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溶血性贫血、新生儿肝炎、胆汁淤积症、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生理性因素

新生儿出生后会出现红细胞破坏,从而导致间接胆红素升高,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在出生后2-3天会逐渐恢复正常。

2、溶血性贫血

如果新生儿受到母体遗传因素影响或是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诱发溶血性贫血,导致体内间接胆红素偏高。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龙注射液、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肝炎可能是由于宫内感染、胆道梗阻等原因引起的。肝炎会导致肝脏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导致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使新生儿出现间接胆红素偏高的情况。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胆汁淤积症

如果新生儿肝脏细胞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胆汁无法正常代谢,使体内间接胆红素出现升高的情况。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如果新生儿受到遗传因素影响或是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诱发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导致体内间接胆红素升高。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龙注射液、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新生儿出现间接胆红素偏高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9-02-16 17:51

举报

熊洪海 主治医师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乙肝,艾滋,狂犬病,结核病,流感,水痘,脂肪肝,肝癌

提问

那么像这种情况的话是基本上正常的情况的,暂时可以继续蓝光照射,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看,需要每天监测胆红素,这个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性黄疸,蓝光照射,这个也有效果的,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分析的,如果小孩子精神状态好的话,这是一个正常的情况。。

2018-08-11 14:51

举报

医生回答(2)

郑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新生儿间接胆红素偏高可用中成药灌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汤药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栀子,黄连,茵陈,菖蒲,大黄,钩藤等药,水煎服.若患儿已昏迷则中药灌不进去时,可用茵陈,栀子,大黄,甘草煎汤,保留灌肠,一日一次,或采用针灸,西药抢救等办法综合治疗. 瘀滞型黄疽可见面目及全身发黄,黄色较深且晦暗,并逐渐加重,身体消瘦,饮食减少,大便溏稀,并伴有皮肤出血而见瘀斑瘀点等,中医认为此为热邪深入,伤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疗要活血化瘀,养肝健脾,中药可用柴胡,赤芍,白芍,当归,桃仁,红花,川芎,佛手,陈皮,茯苓,山药,鸡血藤等药物.

2014-08-15 23:55

举报

叶绾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首先建议到医院检查,判断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的黄疸.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疗.但遇黄疸较严重时应予光疗并作进一步检查,以防夹杂病理性黄疸.湿热型黄疸可见到小儿皮肤黄而鲜明,其色如枯色,伴见发热,烦躁,啼哭,口渴,呕吐,尿黄,便秘等症状,常用茵陈,栀子,大黄,黄芩,车前子,竹茹,陈皮等中药治疗,伴见高热,烦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并且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2014-08-15 23: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