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是由脑血管病变导致的持续性认知障碍,通常包括记忆力减退、执行功能障碍和注意力缺陷等。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是由于长期的大脑供血不足,影响了大脑的功能活动,从而引起认知功能下降。其发生与年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该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丧失、情绪波动大、思维迟钝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人格改变、行为异常等情况。
诊断该疾病常用的检查项目有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以及颈动脉超声等。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脑部结构和血液供应情况。针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常用药物包括抗凝药如阿司匹林以预防血栓形成,以及改善脑血流的药物如尼莫地平片。康复训练可通过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和言语疗法来提高患者的功能水平。
建议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可以有效预防和早期发现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同时,均衡饮食、规律运动也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

2024-03-20 15:54

举报

医生回答(1)

黄海颜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伴有对情感障碍或精神异常的病人,可适当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及一些不良反应小的抗精神病药物。

2014-08-15 15:2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情感障碍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

又称情感障碍(affectivedisorders)和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既往称为情感性精神病(affective psychoses)。它是一组以情感显著而持续地高涨或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常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情感障碍的表现具有很大的变异,较轻的可以是对某种负性生活事件的反应,重的则可成为一种严重的复发性甚至慢性致残性障碍。病情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常反复发作,多数可缓解,少数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这类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年龄多在16~30岁之间。临床上可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双相障碍和持续性心境障碍4个类型。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