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查
补充说明: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查
a******W 2014-08-13 15:0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进行抗核抗体测试、类风湿因子检测、抗磷脂抗体检测、甲状腺功能测定、血沉率测定等检查。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涉及多个系统,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1.抗核抗体测试
抗核抗体测试用于评估是否存在自身免疫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抽取血液样本并对其进行实验室分析来确定血液中是否存在针对细胞核内的异常自身抗体。
2.类风湿因子检测
类风湿因子检测有助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抽血采集血液样本来检测血液中的类风湿因子水平。
3.抗磷脂抗体检测
抗磷脂抗体检测用于识别与抗磷脂综合征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通常采用ELISA法或CL-IA法对患者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I抗体等进行定量或定性检测。
4.甲状腺功能测定
甲状腺功能测定旨在确定甲状腺是否正常工作以及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医生会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随后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以测量TSH、游离T4和T3等指标。
5.血沉率测定
血沉率测定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炎症性疾病。空腹状态下采静脉血,然后立即在垂直静置的试管内观察红细胞下沉的速度。
以上各项检查均需要空腹进行,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此外,在进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检查时,应避免穿着紧身衣物,以便于暴露身体部位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
2024-01-18 16:0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蛋白代谢功能试验:
A)低白蛋白):低Alb血症和高球蛋白血症是诊断肝硬化的特征性血清学指标。低白蛋白血症是肝脏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降低程度取决于肝病的重度和病期。血清前Alb因其半衰期仅1.9天,故在肝实质损害时,变化更为敏感,下降幅度与肝细胞损害程度相一致,其变化机制与Alb相似。
B)甲胎蛋白(AFP):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活动性)时可有短期低、中度升高,AFP的增高标志肝细胞的再生活跃,在有广泛肝细胞坏死的病人中,AFP增高可能预后较好。病人出现极高的血清AFP水平,以肝细胞性肝癌可能性最大。
C)血氨测定:重型肝炎肝衰竭时不能将氨合成为尿素排泄;肝硬化门-体侧支循环良好病人血氨均可增高。氨抑制脑血流、糖代谢及能量供应,并且直接作用于神经元膜。氨中毒是肝性昏迷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血氨水平与脑病的发生和重度也可不一致。血浆氨基酸谱分析对肝性脑病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意义,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病人的支链氨基酸接近正常或减少,芳香族氨基酸明显升高,致使支/芳比值下降(正常3.0~3.5),肝性脑病时甚至可倒置。
(5)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动度(PTA):PT延长程度标志着肝细胞坏死和肝功能衰竭的程度,因为肝病时相关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可引起PT延长,且其相关凝血因子半寿期很短,如Ⅶ(4~6h)、Ⅹ(48~60h)、Ⅱ (72~96h),因而能较迅速反映肝衰竭情况。重型肝炎PTA多在40%以下,PTA降至20%以下,常常预示预后不良。注意:PT延长也可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陷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及维生素K缺乏者等情况,需加以鉴别。
(6)脂质代谢有关试验:血清总胆固醇(TC)在重型肝炎时明显降低,有人认为TC<2.6mmol/L时预后甚差。在淤胆型肝炎及肝外阻塞时TC可明显增高。血清三酰甘油(TG)在肝细胞损伤和肝内外阻塞性黄疸时可增高。
(7)肝纤维化诊断:慢性肝病时细胞外基质(ECM)的形成与基质的降解失衡,致ECM过度沉积而形成纤维化。检测血清中的基质成分、其降解产物和参与代谢的酶,可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标志物。
2014-08-13 15:01
举报向医生提问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diseases)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许多疾病相继被列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提出的是,自身抗体的存在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两个等同的概念,自身抗体可存在于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别是老年人,如抗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上皮细胞、胃壁细胞、细胞核DNA抗体等。有时,受损或抗原性发生变化的组织可激发自身抗体的产生,如心肌缺血时,坏死的心肌可导致抗心肌自身抗体形成,但此抗体并无致病作用,是一种继发性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