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失眠> 失眠> 心理创伤治疗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心理创伤治疗可以采取认知行为疗法、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叙事疗法、正念疗法等方法进行。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寻求专业帮助。
1.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一系列交互式的活动来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以及应对策略。此方法有助于个体从错误的认知中脱离出来,重新建立对世界的积极看法,从而减轻由心理创伤引起的各种不适反应。
2.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是一种将眼动技术与想象相结合的心理治疗方法,在临床环境中引导个体观看引发焦虑的图像,并同时让他们跟踪快速移动的目标。该技术旨在利用大脑处理视觉信息的方式减少相关记忆的负面影响,并促进情绪缓解及认知重建。
3.叙事疗法
叙事疗法侧重于个体构建、分享和反思自己的故事,以更好地理解并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这种方法鼓励个体主动参与解决问题过程,发掘自身资源,并为面对心理创伤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
4.正念疗法
正念疗法通常包括一系列冥想练习,教导个体专注于当下时刻,培养非评判性接受的态度。正念实践可以帮助个体发展对自己内部和外部经验的觉察力,从而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并减少由心理创伤引起的焦虑和抑郁。
除了上述建议外,建议患者定期参加心理咨询或支持小组会议,以获得专业指导和支持。

2024-01-25 18:57

举报

医生回答(1)

林玉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既然你现在已经放弃之前的生活了,那么就活出一个新的自己吧。把过去的事情全部放进回忆,开始新的生活,我们的人生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你的过去也不是只有难过的,只是你选择记住了这些,现在也请你忘记这些,记住今后发生的美好。

2014-08-09 23: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精神创伤 (心理创伤)

精神创伤(或心理创伤)是指那些由于生活中具有较为严重的伤害事件所引起的心理、情绪甚至生理的不正常状态。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可能比较轻微,经过一段时间(通常在三个月之内)的自我调整就可以自动痊愈。但是也有一些精神创伤的影响会延续较长的时间,甚至常常是终身的。对于较为严重的精神创伤,在心理学和精神科的分类中被称为“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 症状起因:可能引起精神创伤生活事件很多。从严重的灾难性的创伤事件,如美国911事件,东南亚海啸事件,大地震,战争,严重的交通事故,被歹徒绑架,被抢劫或强奸,目睹亲人或他人死亡,由于严重疾病所引起的死亡威胁或身体的严重残缺,以及暴力或其他犯罪行为的受害者等等,到造成相对比较轻微的创伤事件,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或学业的失败,人际矛盾冲突,职场上的挫折,遭受亲人的遗弃或背叛等等。人们常常根据创伤事件的严重程度来判断精神创伤的严重程度,认为如果一个人遇到了严重可怕的灾难事件,那么他一定受到了严重的精神创伤,相反,如果创伤事件不很严重,就会认为这个人的精神所受到的伤害不会很严重。其实这种看法是非常错误的。对一个内心坚强的人来说,非常严重的创伤事件也可能并不引起严重的精神创伤,相反,对一个心理比较脆弱的人来说,一般人认为并不很严重的事件也足以引发严重的精神创伤。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人的精神创伤的严重程度并不根据创伤事件的严重程度,而是根据当事人的心理,情绪和生理的反应程度。

  • 可能疾病: β受体亢进症 反应性精神病 抑郁症 甲亢 神思间病

  • 就诊科室:精神病

适用药品

盐酸帕罗西汀片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抑郁反应性抑郁。常见的抑郁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等。通常表现为继发于显著或持续的对一个或多个社交情景或表演场合的畏惧,从而导致回避。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本品可防止抑郁、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

舒肝解郁胶囊

疏肝解郁,健脾安神。适用于轻、中度单相抑郁属肝郁脾虚证者,症见情绪低落、兴趣下迟滞、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紧张不安、急躁易怒、食少纳呆、胸闷、疲乏无力、多汗、疼痛、舌苔白或腻,脉弦或细。

米氮平片

抑郁

长春胺缓释胶囊

1.本品用于治疗衰老期心理行为障碍(如警觉性和记忆力丧失、头晕、耳鸣、时间与空间定向力障碍失眠)。2.也可用于急性脑血管病及脑外伤后综合征。3.可用于治疗缺血性视网膜疾病。耳、鼻、喉科治疗方面,可用于治疗耳蜗前庭疾病。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